阳光城上海夺地,逃不开的话题

朱一鸣、傅一辰 2014-11-27 11:34:31

  杨浦平凉街道47街坊地块总算让人们过足了一把观战土豪抢地的瘾,央企大佬和皇城根下的国企爷轮番举牌,华润、招商、金地、保利置业、阳光城、首创、北京城建,光是听听这些房企的名字就醉了。在一群国字号房企的围剿中,突然杀出的阳光城最终以21.08亿元的总价,41078元/平方米的楼板价拿下了该地块,溢价61.41%,刷新了杨浦区最贵单价地块纪录。房企在今日土地市场上的表现,实质上也反应了市场的预期:

  1、该地块是否值这个价?

  杨浦平凉街道47街坊位于杨浦滨江,距离黄浦江直线距离仅400米。虽然地块周围有较多棚户区,环境较差,但这恰恰使得杨浦滨江成为了滨江中的价格洼地,长期来看,这些棚户拆除后能提升的空间更大。由今年上海住宅和土地市场趋势,可以看到未来市区浦江两岸的价值还将逐步显现。地块周边在售的项目包括保利香槟花园和翡丽云邸,今年年1-10月的成交均价分别为50057元/平方米和60284元/平方米;今年同板块出让过的宅地有平凉街道18街坊,今年5月由保利置业以32.4亿元夺得,楼板价39264元/平方米。相比之下杨浦平凉街道47街坊的尽管距离轨交和市区最远,但紧靠滨江,因此具有更为优越的景观资源。

  2、阳光城此时拿地是否合理?

  阳光城今年的投资力度并不大,今年仅拿下了杭州和晋江的三幅地块,总价仅15.8亿元,养精蓄锐静待时机来临。从财务指标上看,尽管阳光城的一些静态指标,如净负债率较高、短期偿债压力较大;但动态来看,下半年特别是三季度以来,阳光城的销售明显回暖,今年年末的销售回款将加快,所以动态来看,财务指标仍然稳健,在行业回暖的趋势下,高杠杆并不一定等于高风险。另外,阳光城的融资能力很强,之前25亿元的定增已经完成,而且“傍”上了中民投旗下的基金,加上其他大型基金公司的亲睐、大股东的增持、管理层多元化发展的经营思路,都可以看到企业很高的成长性。

  3、一线城市土地市场已经回暖?

  临近年末,多重政策利好影响下,地方政府纷纷拿出了“压箱底”的优质地块,一线城市的土地市场回暖显著。相比结果大家早已心知肚明的董家渡地王,平凉街道47街坊地块的拍卖情况更能体现房企对市场的预期,央企国企民企都积极参与;在广州,先有华美牛奶厂的7幅地块被华润、金地、龙湖等瓜分,后有越秀以64.5亿拿下红云涂料化工厂地块破了今年的总价地王纪录;连推地不多的深圳也计划推出光明新区的四幅地块,引入绿地、中兴等。抢地好戏还将上演。在下月24、25日,上海土地市场将上演压轴好戏,12幅宅地将在这两天拍出,包括前滩的5幅重磅优质地块。介于这5幅地块的建面不大,总价不高,因此可能引起更多房企的疯狂抬价,各方预计楼板价将超过50000元/平方米。未来,土地市场仍将维持一二线热、三四线冷的格局。

  4、品牌房企偏爱改善型项目意味什么?

  限购松绑和930政策出台后,改善型项目的销售明显回升。最为明显的便是专注中高端项目的绿城的销售业绩变化,10月的销售金额高达159亿元,同比上升了71%,占其1-10月销售金额的27.22%。在上海,绿城盛世滨江、万科翡翠滨江等改善型项目热销后产生的成交金额比刚需项目更高,但去化速度也未必缓慢,均能对企业的整体销售业绩产生较大影响,让冲刺年度销售目标的房企羡慕不已。另一方面,企业拿地也更偏重于改善型地块。一些擅长改善型项目的房企,华润、绿城、金地、招商、龙湖等近两月在土地市场上的活跃度明显提升,对改善型项目地块热情明显高涨。我们认为,房企对未来市场的预期正在发生变化。随着今年限购政策的逐渐取消,二套房贷认定的放宽,改善性需求必然“抬头”,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加大产品中改善型项目的比例势在必行。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中房网公众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