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4月19日,宁波、东莞2022年第一轮集中供地落幕。
宁波方面,33宗地块(含9宗租赁用地、4宗安置用地)全部成交,总出让面积1708亩,总建筑面积255.5万平方米,地块成交总价265.2亿元,平均楼面价10379.2元/平方米,平均溢价率5.9%。其中,8宗地块溢价成交(5宗地块封顶转摇号),25宗地块底价成交。
东莞方面,计划供应8宗地块,其中6宗因故提前中止出让,占总供应的四分之三。剩余2宗地块成交总建面32.4万平方米,成交总价59亿元,平均楼面价约18210元/平方米,平均溢价率0.8%(其中横沥地块溢价率5.4%,长安地块底价成交)。
热点评析
东莞市2022年首场集中土拍遇冷,宁波市整体表现平淡
从土拍结果来看,东莞2022年首轮集中供地遇冷,宁波整体表现平淡,城市差异明显。具体来看:
东莞方面,2022年是东莞集中供地“元年”。根据出让规则显示,东莞市首轮土拍规则较此前土拍明显放松,包括大幅降低配建要求、降低房企参拍保证金比例等。但从参拍企业数量、土地成交楼面价等来看,市场明显遇冷。横沥地块仅2家房企参与,长安地块更是仅1家房企参与,成交的2宗地块分别由保利发展和武汉城建竞得,均具有国资背景。
宁波方面,根据出让规则显示,除了定品质建设住宅全部实施钢结构装配式、全部商品住宅(含商住混合用地)均实行全装修交付,本批次地块还要求签订出让合同前,按实际成交价缴纳20%定金,溢价地块需补缴差额。土拍规则未见明显放松。从土拍结果来看,区域两极分化、底价成交及国企托底特征明显。触顶摇号的5宗地块中,有4宗位于鄞州区,其余1宗为江北区安置房地块。25宗地块底价成交,占成交地块的76%。除5宗触顶转摇号地块外,剩下的28宗地块中,具有国资背景的企业拿下21宗,占比75%。
城市集中土拍分化持续,地方平台公司、国企托底普遍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北京、福州、合肥、青岛、厦门、重庆、成都、武汉、长沙、东莞、宁波等十余个热点城市完成首轮集中土拍。在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和官方利好政策频发等因素综合作用下,首轮集中土拍主要表现出几大特征:
第一,大部分城市土拍规则有所宽松。如:重庆“熔断”后“摇号”成交,严控地价让利房企,并将付款周期由3个月最长延迟至1年,合肥多数地块取消或降低配建回购租赁住房要求,武汉将保证金比例下调至起始总价的20%,统一采取地价“熔断”后以“摇号”方式直接确定竞得人等。
第二,部分城市集中出让次数增加,首轮集中供地总量减少,但优质地块增多。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已有青岛、武汉、重庆、济南等多个城市公告集中供地次数由3次增加至4次。在首轮集中供地方面,厦门2022年首轮集中供地涉宅地块仅10宗,较2021年第三轮集中供地减少4宗,但岛内供应地块增至5宗。成都首轮集中供地成交44宗,其中主城区成交地块27宗,占比达61%,9宗地块位于主城优质地段等。
第三,城市集中土拍分化明显。北京作为2022年首个集中供地的城市,土地市场热度较2021年底有所回升,部分地块触及最高限价。厦门、重庆地市热度也有小幅回升,其中厦门岛内5宗地块均溢价成交、2宗触及最高限价。合肥市17宗涉宅用地中有15宗触顶最高限价进入“竞品质”阶段。反观福州、青岛、东莞等地,土地市场表现依旧低迷,地块主要以底价成交为主,且部分城市流拍率较高。
第四,地方平台公司、国企仍是拿地主力,民企参与度低。这一特征在大部分城市均有体现。
整体来看,尽管城市差异仍存,但部分热度较高的城市土地市场已经率先出现回暖迹象,加上中央及地方层面稳楼市类利好政策逐步落地,势必将进一步传导至土地市场,促进土地市场升温。对此,房企一方面要坚定信心,把握市场修复过程中的机会,以较低成本获取更多优质土地储备。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强企业建设,继续做好提质、降本、增效工作,提高企业竞争力。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中房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