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末,无锡完成今年的第三轮集中供地,共计成功出让11宗地块,总建面97万平方米,成交总金额120亿元。其中成交建面为集中供地以来最低的一次。
无锡第三轮土拍不仅规模小,热度也同样降至冰点,全部地块皆为底价成交。而拿地企业除朗诗以外均为地方平台公司“托底”,投资观望情绪浓厚。
第三轮供应规模历次最低
地块整体“亮点不足”
无锡第三轮供应含宅地块共计11宗,总建面97万平方米,较今年首轮、次轮分别下降3%和46%,也是历次集中供地以来规模最少的一次。供应量下降同时,本次供地质量也较为普通,大部分地块配套虽然齐备,质量“过关”,但是并没有太大的亮点,对开发商的吸引力度有限。
从区域分布来看,新吴区出让地块建面达到41万平方米,占了本轮供应“半壁江山”,经开区也有15万平方米的供应,这两个区域也是无锡7月末的商品住宅库存去化周期最低的2个区域,分别为19.2个月和9.9个月。
从地块本身质量、配套、环境等方面来看,本批次地块条件不能算“差”,但在当前市场环境相对冷淡、去化周期较长的情况下,虽然无锡土拍政策仍较宽松,但在地块并未较大“亮点下”未能激发开发商参拍热情。
11宗全部底价成交仍未有“暖意”
依旧是地方城投、平台“托底”
在市场整体大环境依然冷淡的情况下,即使无锡前期出台了放宽限购、优化“认房认贷”、降低贷款利率等各类利好政策,第三轮集中供地也依然反响平平:11宗供应地块全部底价成交,且每宗地块参拍房企均只有1家。
从拿地房企类型也不难看出此次土拍的“平淡与凉意”,基本以本土城投类公司为主,除朗诗拿下梁溪区两宗商住地块以外,其余地块均由无锡本土国资背景的城投类公司竞得,包括太湖新城、山水慧谷、锡山文商旅等,城投类公司拿地金额占本次土拍总成交金额近九成,“托底”作用不减。而朗诗作为江苏本土房企,在无锡持续深耕,于目前市场冷淡期拿地,有助于低位补充土储。
尽管近期市场宽松政策频出,购房信心略有恢复,但从此次无锡土拍来看,无论从参拍房企还是最终溢价率,土拍并未在市场上掀起水花,整体关注度较低,房企观望情绪仍相对浓厚,投资积极性并未恢复。
部分地块地价回调
但整体盈利空间不容乐观
对比本次成交的10宗含宅地块(除去定向销售地块)与周边地块的成交地价来看,本次部分地块的成交楼板价较以往成交有所回调:例如锡西城投竞得的惠山区26号地块,成交楼板价为8500元/平方米,与周边之前成交的地价相比,下调幅度在2-15%之间;而山水慧谷竞得的滨湖区11号地块成交楼板价为13526元/平方米,与周边几宗地相比,地价的下调幅度更是达到30%左右。
但值得一提的是,即使部分地块的地价回调,本次土拍整体的盈利空间不容乐观。无锡目前实行成本动态审核的方式确定项目预售审批价,但是参考本轮成交地块周边的住宅销售价格来看,普遍地价房价比在0.5以上,且有几宗地块的地价房价比高达0.9左右:
例如朗诗竞得的梁溪区23号地块,成交楼板价达到15000元/平方米,但周边的世茂璀璨时光、中梁中奥溪涧堂、世茂璀璨泱上、融侨悦府等项目的成交均价仅在17000-25000元/平方米之间。反之,本次成交的11号、26号和36号地块,平均地价房价比约为0.6,地价房价差也相对较大,盈利空间相对宽裕。
商品住宅市场持续低位运行
市场信心尚未回暖
结合商品住宅市场来看,无锡自2021年以来,商品住宅整体的供求比为1.03,供求相对平衡,但在今年5、6月份成交量短暂、小幅回升后,7月和8月成交量再度走低,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大降72%和55%,住宅市场的低迷也是本次土拍冷淡收场的原因之一。
在疫情影响、“断供潮”等负面信息作用下,无锡市场整体观望情绪浓厚,不少项目通过打折、加大优惠力度等方式加强促销,但销售量也暂未体现出明显回升。在此市场环境下,开发商拿地热情难以被激发,预计等到楼市率先回暖后,热度才能蔓延至土地市场。
整体来看,无锡的第三轮土拍表现平淡,虽然在预公告的作用下,并未发生流拍,但所有地块均只有1家开发商参与,全部底价成交,市场热度和参与度都降至冰点。除了朗诗以外,其他拿地房企均为地方平台公。无锡今年还将有第四轮集中供地,若地块质量没有显著提升或大力度政策刺激下,预计大概率将延续前三轮的平淡成交。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中房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