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于2019年10月1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19年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并回答了与会记者提问。
财政部办公厅副主任欧阳宗书
欧阳宗书:
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欢迎各位参加财政部2019年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主任刘金云先生、预算司副司长郝磊先生、税政司一级巡视员徐国乔先生。请他们向大家介绍2019年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并回答提问。
下面,首先请刘金云先生介绍2019年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
刘金云:
一、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1-9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0678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045亿元,同比增长3.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78633亿元,同比增长3.1%。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126970亿元,同比下降0.4%;非税收入23708亿元,同比增长29.2%。
1-9月累计,主要税收收入项目情况如下:
1.国内增值税49336亿元,同比增长4.2%。
2.国内消费税11448亿元,同比增长15.8%。
3.企业所得税31572亿元,同比增长2.7%。
4.个人所得税7981亿元,同比下降29.7%。
5.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12148亿元,同比下降8.1%。关税2149亿元,同比下降3%。
6.出口退税12860亿元,同比增长12.8%。
7.城市维护建设税3696亿元,同比持平。
8.车辆购置税2674亿元,同比下降0.4%。
9.印花税1989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1072亿元,同比增长21.7%。
10.资源税1407亿元,同比增长11.9%。
11.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中,契税4800亿元,同比增长6.3%;土地增值税5077亿元,同比增长10.8%;房产税1970亿元,同比增长0.2%;耕地占用税1098亿元,同比增长7%;城镇土地使用税1528亿元,同比下降13.2%。
12.环境保护税168亿元,同比增长69.2%。
13.车船税、船舶吨税、烟叶税等其他各项税收收入合计790亿元,同比增长11.1%。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1-9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8612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079亿元,同比增长9.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153533亿元,同比增长9.4%。
1-9月累计,主要支出科目情况如下:
1.教育支出26054亿元,同比增长9.7%。
2.科学技术支出6013亿元,同比增长10.6%。
3.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2572亿元,同比增长4.8%。
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897亿元,同比增长9.2%。
5.卫生健康支出13788亿元,同比增长10%。
6.节能环保支出4750亿元,同比增长14.5%。
7.城乡社区支出21278亿元,同比增长12.6%。
8.农林水支出14484亿元,同比增长8.7%。
9.交通运输支出8953亿元,同比增长8.5%。
10.债务付息支出6297亿元,同比增长13.9%。
二、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一)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情况。
1-9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3163亿元,同比增长7.7%。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086亿元,同比下降0.5%;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50077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土地出让收入同比增长5.8%。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1-9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61768亿元,同比增长24.2%。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支出1838亿元,同比下降7.2%;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相关支出59930亿元,同比增长25.5%,其中土地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下降1.7%。
欧阳宗书:
感谢刘金云先生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提问前通报一下所在新闻机构。
经济参考报记者: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收支总体形势如何?如何展望四季度的财政收入形势?
刘金云:
谢谢你的提问。前三季度,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切实采取措施,落实落细减税降费各项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央通过特定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地方也采取盘活国有资源资产及国企上缴利润等方式增加非税收入,弥补税收下降带来的收入缺口,促进财政收支平稳运行。财政支出较快增长,大力支持稳增长和保民生等重点领域投入。
从财政收入看,减税降费政策效应持续显现,税收收入自5月份以来连续下降。5-9月全国税收收入分别同比下降7%、6%、2.8%、4.4%和4.2%,1-9月全国税收收入累计下降0.4%,主体税种同比下降或小幅增长:工业企业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收入下降4.1%,主要受去年降低增值税税率政策翘尾和今年增值税新增减税效果进一步放大等影响;企业所得税增长2.7%,增幅同比回落9.8个百分点,主要受提高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以及企业利润同比下降等影响;个人所得税下降29.7%,主要是去年提高基本减除费用标准、调整税率的政策翘尾和今年增加6项专项附加扣除的减税效应叠加释放;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下降8.1%,主要受下调进口货物增值税税率等影响。各地全部顶格按50%税率减征小规模纳税人“六税两费”(具体包括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1-9月“六税两费”合计下降0.6%。
在税收收入下降的同时,行政事业性收费继续下降。1-9月非税收入增长29.2%,主要是为有效应对预算平衡压力,一些特定机构和国企上缴利润及盘活国有资源资产收入增加。
从财政支出看,全国财政支出保持较快增长,重点支出预算执行情况良好。各级财政部门面对减税降费带来的减收压力,积极主动作为,努力挖潜增收,保持较高的财政支出强度,支持国家的重大战略、重点改革和重要政策措施落地。1-9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9.4%,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比预算增幅(6.5%)高2.9个百分点;支出进度为75.9%,比序时进度(75%)快0.9个百分点。中央财政通过加快财政转移支付预算下达和资金拨付进度,有力支持地方加快支出预算执行。1-9月拨付地方转移支付资金60579亿元,完成预算的80.3%,比序时进度快5.3个百分点。分项目看,1-9月教育支出、科学技术支出分别增长9.7%、10.6%,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支出分别增长9.2%、10%,节能环保支出增长14.5%,农林水支出增长8.7%。
总的看,前三季度财政收入运行总体平稳,如果将减税等因素还原回去,预计全国财政收入增幅与GDP现价增幅基本匹配,保持在合理区间。展望第四季度,经济将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去年四季度财政收入基数较低,加上去年10月份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翘尾减收因素没有了,预计全国财政收入增长将有所回升。从中央来看,特定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等还会有一些收入入库,预计可以完成全年中央财政收入增长5.1%的预算目标。
经济日报记者:
能否介绍一下前三季度减税降费情况?预计全年减税降费规模如何?财政部将如何确保减税降费红利落实到位?
徐国乔:
减税降费是今年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头等大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减税降费五个方面的具体措施均已顺利出台和实施,运行平稳有序。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已于1月1日起实施;深化增值税改革措施已于4月1日起实施;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已于5月1日起实施;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措施已于7月1日起实施。此外,为进一步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自2019年6月1日起,对部分先进制造业行业放宽了增值税留抵退税条件;为进一步支持生活性服务业发展,2019年10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将生活性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比例由10%提高至15%。
今年减税降费规模是空前的。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通过减税降费全年将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从截止到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全年减负量,将比预计还会多一些。在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各项减税降费措施落实有力,效果正在逐步显现:一是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有力增强了市场信心和经济增长后劲,有效降低企业成本负担;二是初步实现了制造业等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税负有所降低、其他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的“三个确保”要求;三是坚持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聚焦减轻小微企业税负,重点支持了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四是企业减税红利再投资比例上升,有力促进了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五是在减税降费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居民消费活力提升。
从目前各方面反映的情况看,减税降费实施效果良好,社会普遍反应今年实施的综合性、一揽子减税降费政策是最直接、最有效也是最公平的惠企措施。下一步,财政部将加强与各有关部门协同配合,继续密切关注各行业税负变化,及时研究解决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确保减税降费措施落实到位。同时,将对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的结果完善有关政策措施,推动减税降费政策发挥更好的效益。
中国证券报记者:
据媒体报道,昨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今年前8个月减税降费规模超1.5万亿元。这给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带来了一定冲击。但从前三季度实际执行情况看,地方财政运行基本平稳,重点支出得到了较好保障。请问,财政部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支持地方做好收支平衡,保障减税降费政策落实?
郝磊:
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减税降费政策效果显现等影响,今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收支平衡压力较大。对此,我们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和指导地方渡过难关,确保财政运转不出问题。我们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
一是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为支持地方财政平稳运行,今年中央财政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7.5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力度是近几年最大的。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快预算下达进度,截至9月末,除据实结算和应急救灾支出外,其他转移支付已基本下达完毕。同时,在分配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时,向基层财政困难地区和受减税降费影响较大的地区倾斜,增强这些地区的财政保障能力。
二是督促地方压减一般性支出。要求各地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思想,在严格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压减一般性支出5%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压减力度,力争达到10%以上,节省下来的资金优先用于落实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等“三保”支出。同时,硬化预算执行约束,从严控制预算追加事项,执行中原则上不再出台增加当年支出的政策,避免因追加预算冲击预算平衡。
三是指导地方多渠道筹集资金弥补减收。地方财政部门可结合本地实际,统筹采取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提高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比例、盘活存量资金和国有资源资产等方式筹集资金,努力实现预算收支平衡。从执行情况看,各地已经采取加大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力度、清理盘活存量资金、增加地方国有企业上缴利润等措施,积极缓解财政减收影响。
四是要求地方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地方财政部门要优先安排“三保”支出,确保国家制定的工资、民生等政策落实到位。省级财政部门要对本地区“三保”支出预算安排情况进行摸排,存在缺口的要及时调整预算予以补足。同时,中央财政建立了县级财政工资保障监测预警机制,跟踪监测地方库款运行情况,督促地方合理安排支出优先次序,县级政府没有发生新增拖欠工资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地方财政运行情况,指导各地扎实做好财政收支预算管理,及时采取必要的防范化解措施,确保地方财政运行平稳。
中央人民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刚才刘金云先生提到,全国非税收入增长29.2%,今年以来一直保持较高增幅。请详细介绍一下非税收入的结构,以及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有关情况。
刘金云:
这个问题很好。1-9月累计,全国非税收入23708亿元,同比增加5363亿元,增长29.2%。增幅高,主要是通过特定金融机构和国企上缴利润,以及多渠道盘活国有资源资产等方式增加非税收入。一是国有资本经营收入4792亿元,同比增加3812亿元,增长3.9倍,拉高全国非税收入增幅21个百分点。主要是中央特定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3710亿元,同比增加3045亿元;地方也积极采取国企上缴利润等方式增加收入。二是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6132亿元,同比增加1005亿元,增长19.6%,拉高全国非税收入增幅5个百分点,主要是地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等非经营性资产收入集中入库。以上两项合计增收额占全国非税收入增收额的90%,拉高全国非税收入增幅26个百分点。
同时,行政事业性收费同比下降。近几年连续出台一系列降费政策,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在去年同期大幅下降19.3%的基础上,今年1-9月又下降0.1%。7月1日起降低无线电频率占用费、商标注册收费等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相关收入大幅下降:第三季度,工业和信息产业行政事业性收费下降96.8%,市场监管行政事业性收费下降37.7%。
中国财经报记者:
前不久,国务院印发《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推进方案》,其中提到有关消费税的改革措施,请问财政部将如何落实?
徐国乔:
2019年10月9日,国务院印发了《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推进方案》,提出在征管可控的前提下,将部分在生产(进口)环节征收的现行消费税品目逐步后移至批发或零售环节征收,并将作为地方收入。这有利于拓展地方收入来源,增强地方应对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的能力,也有利于促进地方改善消费环境。方案明确,“具体调整品目经充分论证,逐项报批后稳步实施”。在当前经济环境和减税降费大背景下,消费税改革将坚持总体税负基本稳定的原则有序推进。同时,为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财政部正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起草消费税法。下一步,将兼顾消费税改革和立法,统筹推进相关工作。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市场高度关注地方债,能否介绍一下今年以来地方政府债券尤其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情况?在支持重大项目上发挥了哪些作用?
郝磊:
总体来看,今年以来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使用效果十分明显。经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批准,2019年安排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30800亿元。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财政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采取提前下达2019年新增债务限额、建立定期通报机制、完善专项债券管理等措施,指导和督促各地持续加快债券发行和资金使用进度,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19年9月末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基本发行完毕,同时使用进度达90%。
2019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使用主要有四个方面特点:一是进度更快。今年9月份已将新增债券额度基本发行完毕,比去年提前了2个月。二是期限更长。2019年新增债券平均发行期限8.9年,比2018年的6.3年延长2.6年;其中,10年期及以上发行12385亿元,占比40.2%;特别是30年期从去年的1只20亿元扩大到今年的34只1594亿元。三是成本更低。在财政货币政策协同作用下,2019年新增债券平均发行利率3.42%,比2018年的3.87%下降45个基点。四是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根据地方上报数据分析,2019年新增债券资金超过4成用于在建项目,重点支持铁路、公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建设,生态环保,养老、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等乡村振兴项目,水利建设等稳投资领域,占比超过63%,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此外,6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的通知》印发后,部分地区已按照有关规定将部分专项债券作为重大项目资本金,发挥了专项债券带动有效投资的积极作用。
欧阳宗书: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中房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