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报告 2023-07-21 09:51:58 来源:山东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各项工作,全力打好强信心、稳经济、促发展组合拳,全省生产供给持续好转,市场需求稳步扩大,就业物价总体稳定,经济呈现加快恢复、回升向好的总体态势。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441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80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7257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23888亿元,增长6.3%。
一、农业生产总体平稳,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
坚决扛牢农业大省责任,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林牧渔业齐头并进、协同发展,农业生产平稳向好,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3%,比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夏粮再获丰收,总产量2674.1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32.5万吨,增长1.2%;蔬菜、瓜果持续增产,同比分别增长3.4%、2.4%;畜禽规模稳中有增,猪牛羊禽肉产量423.1万吨,增长1.6%;渔业生产形势较好,水产品产量增长5.1%。
二、工业生产平稳加快,原材料行业支撑有力
深入推动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持续滚动实施“万项技改、万企转型”,聚焦重点行业“一业一策”精准发力,工业生产总体平稳向好。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较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长14.5%,制造业增长7.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0.8%。分行业看,41个大类行业中,有31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为75.6%,比一季度扩大12.2个百分点。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8%、12.9%,拉动全省规上工业增长3.3个百分点。
三、投资保持平稳增长,基础设施投资增势强劲
突出重大项目支撑引领,强化要素保障稳定充足,投资企稳回升态势明显。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5%,延续了平稳向好态势。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5.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1.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8%,三次产业投资比例为1.5∶35.7∶62.8。分重点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0.9%,拉动全部投资增长5.7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7.2%,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四、消费需求加速释放,线上消费热度不减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各类促消费政策和活动显效发力,消费活力持续释放,有力支撑经济回暖向好。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1%,比一季度提高3.5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8.3%,比一季度提高4.4个百分点。分经营单位所在地看,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4192.4亿元,增长9.0%;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2680.8亿元,增长9.8%。分消费类型看,商品零售14925.8亿元,增长7.8%;餐饮收入1947.4亿元,增长20.2%。分商品类别看,基本生活类和升级类商品销售同步向好。其中,限额以上日用品类、食品饮料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分别增长9.9%、8.2%、13.3%和10.2%。线上消费快速增长,限额以上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6.4%,拉动全省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3.4个百分点。
五、服务业持续恢复,接触性服务业回升明显
加力提速现代服务扩容提质,服务业回升步伐持续加快。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比1-4月、一季度分别回升1.5、4.7个百分点,逐月回升向好态势明显。分行业看,十大行业门类增长面达到80%。其中,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步消除,接触性服务业加速恢复,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5.7%、13.6%、13.1%。
六、外贸展现出较强韧性,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政策措施持续发力,在去年同期高基数基础上,进出口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值1.6万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出口9249.0亿元,增长1.9%;进口6380.7亿元,增长1.7%。6月当月,进出口增长11.0%;其中,出口增长10.2%,进口增长12.5%。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0.2%,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65.5%。机电产品出口较好,上半年增长15.3%。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2.0%,占进出口总值的40.5%,占比提升3.7个百分点。
七、发展动能持续增强,民营经济更加活跃
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新动能新优势不断塑强,经济发展质量更高、活力更足。新经济投资加速布局。“四新”经济投资同比增长10.9%,占全部投资比重达到55.6%,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7.7%和27.6%,分别高于全部投资22.2和22.1个百分点。新兴产业加快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8%,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9.3%。民营经济发展良好。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总额11500.7亿元,增长3.0%,占进出口总额的73.6%,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
八、民生保障更加稳固,财政金融支撑有力
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加快补齐民生领域短板,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市场物价保持平稳。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4.3万人,同比增长4.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09元,同比增长6.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36元,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25元,增长7.2%。上半年,CPI同比上涨0.5%,涨幅比1-5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0.6%、农村上涨0.3%。财政收入加快回升。上半年,全省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58.6亿元,同比增长7.8%,增速比一季度提高7.4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398.4亿元,增长5.6%。金融信贷支撑有力。截至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5.8万亿元,同比增长10.1%;贷款余额13.4万亿元,同比增长11.8%。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比为85.0%。
总的看,上半年,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全省经济延续稳定恢复态势。下阶段,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持续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落细,夯实经济发展基本盘,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确保经济运行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国稳经济大盘做出山东贡献。
附注:
(1)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均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均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3)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产品产量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尽可能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一是统计单位范围发生变化。每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变小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等影响。二是部分企业集团(公司)产品产量数据存在跨地区重复统计现象,根据专项调查对企业集团(公司)跨地区重复产量进行了剔重。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是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由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单位)统计范围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是每年都有部分企业(单位)达到限额标准纳入调查范围,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单位)因规模变小达不到限额标准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开业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单位)的影响。
网上零售额是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实现的商品和服务零售额之和。商品和服务包括实物商品和非实物商品(如虚拟商品、服务类商品等)。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不包括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5)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范围包括: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行业法人单位;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行业法人单位;以及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社会工作行业法人单位。
(6)固定资产投资包括辖区内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建设项目投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开发项目投资,不包括农户投资。
(7)就业人员是指16周岁及以上,有劳动能力,为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而从事一定社会劳动的人员。
(8)财政收支数据来源于省财政厅;金融机构信贷数据来源于人民银行济南分行;使用外资数据来源于省商务厅;城镇新增就业人员数据来源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济南海关和青岛海关;市场主体数据来源于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路、水路、港口运输数据来源于省交通运输厅。
(9)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