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家房企存货去化周期为13个月,已经进入上升通道
下半年去库存将是房企重要工作
报告摘要:
1、截至2019年上半年,20家房企存货规模达26874.7亿元,环比增长0.6%,同比增长16.6%。环比未出现明显增长,同比也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是因为2019年2季度房地产调控有所收紧,房企拿地有所受限。20家房企存货去化周期为13.0个月,环比增长1.0%,同比增长2.0%。
2、按规模分类:2019年上半年,超大房企、大型房企、中型房企存货同比增速分别为12.6%、20.4%和33.4%。总体来看,出于扩大企业规模的需要,中型房企在近阶段拿地最为积极。此外,中型房企同比增速出现回落,而超大和大型房企略有提高。2季度,大型与中型房企存货去化周期分别为9.8和22.8个月,环比分别增长2.4%和0.5%,而超大房企存货去化周期为9.7个月,环比下降0.5%。
3、按性质分类:2019年上半年,央企、地方国企和民企存货同比增速分别为16.1%、11.5%和22.8%,民企拿地最为积极。除地方国企,央企和民企的存货同比增速均有所提高。2季度,央企、地方国企和民企存货去化周期分别为11.3、17.8和10.9个月。央企和民企去化周期环比增长1.8%和6.1%,而地方国企环比下降4.0%。4、预测:随着730会议对楼市的再次定调,7-8月新房市场成交量逐渐萎缩,即使9月房企推盘量大增,市场降温态势难以扭转。此外,就目前7-8月的形势来看,土地市场成交量也有所下降。从基期值来看,2018年3季度存货同比增速高于2季度。因此,预计2019年3季度房企的存货同比增速大概率回落,去化周期变长。
存货是房企未来可变现的重要资产。存货规模过大或过小均会造成一定的经营风险。若规模过小,房企可能会因土储不足而被动补库存;若规模过大,房企可能会因过于激进的拿地策略导致债务攀升,后续政策调控从严可导致存货转化成资金难度增加,从而去化周期延长且资金吃紧。
一、概念与指标
报告选取了20家A股上市房企的存货、预收款、毛利及合同销售额,数据来自于各企业的公司公告,其中存货、预收款均为会计核算口径。
以万科集团2018年年报为例,存货分为完工开发产品(已建成待售)、在建开发产品(含已预售)、拟开发土地和其他。存货以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其中,完工开发产品、在建开发产品、拟开发土地为主要构成,三项占比已高达99.8%。在数据处理上,我们将预售部分的成本从存货里扣除。因此,本报告的存货口径为未销售的房企存货。
预收款是指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收的款项,因会计准则要求公司在进行房地产项目销售时,以该项目完工并已向购买方办理交付手续为时点确认销售收入。目前国内商品房销售采取的是期房预售制度,已建预售的收入记在财报的预收款中。此外,考虑到年末房企冲销量的影响,我们将季度的预收款及合同销售额做了平滑处理。
点击查看完整版报告:[易居研究院]上市房企存货研究报告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中房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