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发展逻辑重塑,房企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径

企业监测分析 2025-08-22 08:57:58 来源:中房研协

  • 城市:全国
  • 发布时间:2025-08-22
  • 报告类型:企业监测分析
  • 发布机构:中房研协

  8月19日,正荣地产发布盈利警告,2025年上半年,预计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64亿元至66亿元,相较上年同期23.43亿元的亏损,亏损幅度显著扩大。在此之前,被视为房地产行业优等生的龙湖集团也发布了盈利警告称,预计2025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较上年同期的58.7亿元下降45%左右,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核心溢利(剔除投资物业及其他衍生金融工具公平值变动)较上年同期的47.5亿元下降70%左右。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15日,72家已预告上半年业绩的上市房企中,超过六成(46家)陷入亏损,部分龙头房企也未能幸免,例如万科预计净亏损高达100亿至120亿元。这些数据均表明,房地产行业仍处于调整筑底期,市场低迷形势和风险出清或将持续更长时间。

  面对行业持续深度调整,房企正多线发力或积极探索转型,以谋求生存与发展。其中,比较典型的主要涉及五个方面:

  一是提升产品力,聚焦“好房子”建设。如:中海地产推出中建营造体系下的首个好房子产品标准——“Living OS系统”,通过16大产品系统满足24项客户期待和172项全维客户需求,华润发布“好房子”体系,以“全场景要素好社区、全生命周期好产品、全生活触点好服务”为核心,提出“三好十二优”策略;招商蛇口推出“招商好房子”技术体系,围绕“安居无忧、舒适健康、绿色低碳、智能便捷、精工匠心、美学焕新、贴心服务”七大维度,构建新一代品质住宅范式等;

  二是深化多元化经营,发展第二增长曲线。如:龙湖2025年上半年经营性收入达141.5亿元,占整体收入比重提升至21%,商业整体出租率达96.6%,营业额同比增长超20%;华发股份2025年上半年商业运营租金收入达4亿元,同比增长8.75%,合约物业管理面积达6320万平方米,在管面积约5850万平方米;金融街持续推进“文旅+城市更新”培育增长新动能,其中,慕田峪长城项目、遵化古泉小镇项目通过整体规划升级与内容体验提升,游客量和经营收益均创历史新高,形成了兼具品牌影响力与盈利能力的标杆项目等;

  三是严守现金流安全底线,将保障现金流安全作为核心经营任务。如:金融街通过“销售去化提速+融资策略优化+资金管控精细化”三位一体策略,保持了正向的经营性现金流;龙湖集团强调以正向经营性现金流推动各航道业务的可持续发展;碧桂园、中交地产等多家房企剥离亏损业务或出售非核心资产,以回笼资金偿还债务或聚集核心业务等;

  四是探索轻资产发展模式。如:荣盛发展搭建“挚享”“至启”两大轻资产平台,其中,“挚享平台”已搭建完成,整合了廊坊盛元臻享酒店管理公司99%股权及廊坊盛筑臻享建设工程公司100%股权 ,专注于酒店管理及代建运营业务,“至启平台”还在筹备中,未来将纳入商业管理和产业新城业务,估值340亿元;旭辉控股宣布启动“二次创业”,全面转向轻资产、低负债、高质量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房地产资管业务,积极学习美式开发商的先进经验,尤其对标铁狮门、黑石等行业巨头,探索创新的商业模式和运营策略等;

  五是优化融资结构,降低债务风险。如:龙湖主动管理债务期限,2022年至今已提前兑付超400亿元债务,维持财务安全;新城控股于2025年6月成功发行3亿美元无抵押的境外债,成为近三年首家境外融资破冰的纯民营房企,随后于8月发行10亿元中期票据,并且以2.68%的票面利率,创下了国内发债利率的新低,进一步拓宽了融资渠道,优化了融资成本等。

  总的来看,房地产行业正经历一场从逻辑到模式的彻底重塑,核心已由追求规模扩张的“旧范式”,转向聚焦产品力、现金流与可持续运营的“新生态”。虽然市场出清与阵痛仍将持续,但房企的积极探索和调整,是行业走向健康发展所必经的过程,更是房企穿越周期的必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