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存在两大危机:房地产泡沫+银行坏账

2014-01-15 15:00:04 来源:中国房地产金融

  独家专访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茅于轼

  目前中国经济存在房地产泡沫和银行坏账两大危机。如果不引爆这两大危机,2014年的中国经济或许能安然无恙。

  展望2014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已经成为不少经济学家接受媒体采访时遭遇的首要问题。2013年12月18日,《中国房地产金融》年底压轴活动——Leader Club名流之夜上,中国经济学泰斗、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茅于轼在接受专访时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存在房地产泡沫和银行坏账两大危机。如果不引爆这两大危机,2014年的中国经济或许能安然无恙。

  《中国房地产金融》:您如何评价上海自贸区的成立?

  茅于轼:我认为中国的经济问题分两类,第一:不够开放、不够自由;第二:缺少平等竞争。

  自贸区的成立对第一类经济问题有一定帮助,因为自贸区的特点就是自由,可以纠正不自由的问题。但是对竞争不公平等第二类问题,恐怕没有什么帮助。上海有自贸区,但在其他城市和地方没有这种特殊区域。最后导致的结果是,落后的城市更落后,而像发达的上海则走得更快。

  中国的经济问题主要是收入不平衡,东、西城乡差距较大。从效率来讲,需要克服不自由、不公平的竞争,这样经济效率就能提高,财富也能随之提高。

  但从公平的角度来看,一项政策的推出,必须对所有的地方都一样。现在上海自贸区的政策跟很多地方都不一样,这就让东、西差距,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当然,我们也猜想,随着上海自贸区的成立,这两大问题都能获得解决,即将自贸区的成功模式复制、推广到其他地方。现在很多地方城市自动地学习上海,这已经达到上海自贸区的一个目的:上海快走一步,其他城市跟着走。

  《中国房地产金融》:借由上海自贸区成立的由头,您如何判断2014年的经济走势?

  茅于轼:我认为中国的经济存在两大危机,一个是房地产泡沫,一个是银行坏账。这两个危机要不爆发的话,2014年经济应该没什么问题。我怕的就是这两个危机会爆发。

  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条件下房地产泡沫会破裂?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房地产泡沫破裂的危害非常大,好多年以后都有可能恢复不起来。像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都出现过房地产泡沫破裂现象,房地产价格直线下降50%,甚至剩余30%、40%的情况都有。买房的人们冤透了,花了100万买房,最后只剩30万。

  而且现有的房子都卖不掉,也不可能有新开盘的房子。这将直接导致建筑工业下降,很多行业人员会失业,因为建筑业也是一个很大的就业,所以这一问题造成的连锁反应会很多。

  《中国房地产金融》:在什么情况下,房地产泡沫会破裂?

  茅于轼:这个问题我也想过,但是我不是太有把握。现在房地产泡沫之所以没有破裂,是因为人们不但不愿意卖房,甚至在房价出现下跌的时候还想买入。为什么这些人不愿意卖房,因为卖掉房子后,他们手头拿了几百万的钱也没地方用。如果这几百万资金有地方可以再投资,而且还能获得更高的利润,那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抛售房产。

  所以房地产泡沫破裂这一问题,取决于2014年会不会出现别的投资机会。从目前状况来看,有几个投资的可能,其中之一就是上海的自贸区。

  《中国房地产金融》:在您看来,上海自贸区存在哪些投资机会,足以引发房地产泡沫的破裂?

  茅于轼:这个我暂时说不清,自贸区有着其他地方不同的优势,除此之外还设立了负面清单。这就意味着,除了负面清单之外,其他的领域都存在投资机会。

  另外,特别是现在中国的金融业要开放,民间资本也能开办银行,房地产泡沫就会加速破裂。因为一旦有民间资本介入金融市场,银行业的高利润率肯定会使得这些房产持有者卖了房子,转而去开办民营银行。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量的民间资本都想进入中国的金融业。但问题是,那么多的民间银行由谁来监管。中央和地方的银监会不可能管这么多民间银行,也管不过来。所以我觉得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主要问题就是监管问题。

  除此之外,更大的问题则是信用风险。我们的信用风险相比美国,有文化、制度、信息的差异。人家的信用是多少年积累而来,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有信用记录,但这一块在我们而言,非常缺乏。早在前几年,我们国家曾经试图建立信用记录系统,但是实行起来很麻烦。其中包括,信用记录到底该如何建立,怎样防止虚假信用记录,对于虚假信用该如何修正,好多相关问题需要解决。

  《中国房地产金融》:这是房地产泡沫危机,您如何看待您所说的另一个危机——银行坏账?

  茅于轼:现在还没有公布任何一个权威的数字,不过,就我个人来看,私人的债务是可以控制的,问题还不大。但是中国的银行业具有垄断优势,因为基本上是由国家来开办银行,因此国家的债务不大能控制。

  你看现在很多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融资,这就说明我们国家在私人债务方面控制得很严格。但是国家债务、政府债务,可能就没法控制,特别是地方债务。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们能看到对这方面的改革决心很大,但也存在阻力。特别是对国企的改革就没有什么举动,说明阻力很大。中国不少大型国企存在效率低、没有竞争和压力等问题,同时,这些国企还享受着税收、利息、地租的优待。现在的国企跟20年前的国企已经不能同日而语,20年前的国企基本都存在亏损的现象,而现在的国企基本都有丰厚的盈利。

  但是这个盈利数字值得深思,一方面国企享受众多优惠政策,比如银行优惠贷款利率,国企的土地使用有的无需交税、交租,使用的矿山资源等,只需缴纳非常少的税收。这些国企获得丰厚利润的来源是不公平的竞争,而且不少国企的利润也不上交,这太荒谬了。

  《中国房地产金融》:在您看来中国经济中,国企和民企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茅于轼:现在还没想出来,我猜想新一届的政府领导班子,他们跟国企的利益没有太大的纠葛,这或许是一个比较好的开始。另外,也有一个办法,在国企和民企之间促使价格平等化、市场化竞争,企业之间竞争淘汰的那一方,直接关门或卖掉。我觉得这种方法,还是存在一定的可能性。

  至于民企,百万、千万级规模的民企没啥大问题,如果是上亿规模的企业,可能就存在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政府对这些企业的保护。众所周知,中国很多大型民企都跟政府保持着良好的密切关系,这就跟美国完全不一样。

  在美国,某个州的市长想邀请民企老板就餐,对方或许会对他的邀请置之不理。但在国内,如果有某位市长邀请民营企业家吃饭,或许就会是另一种局面。这就是文化背景的差距,而这一系列的问题,还需要一步步的改变。不过,现在已经比过去有了不少的进步。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中房网公众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