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其中点名“积极发展客栈民宿”。中央政策的点名鼓励,民宿这类新业态将迎来黄金发展期。把乡村闲置房产从存量变成消费的增量,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盘活农村房地产存量的路径。市场人士分析,在政策落地后,尤其是准入管制、运营监管上,将获得制度创新的空间。
于是,之前一场名为“鸟途—乡村探索之旅”首届大学生手机摄影纪实大赛的赛事在大学生、资深驴友以及行业人士中,更加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个民宿信息集合发布,以及民宿众筹建设的平台——鸟途平台也随之进入大众的视野。这个专注于乡村文化,兼具信息交流、旅游规划、众筹建设的平台创立的初衷是什么?它和普通旅游网站有什么不同?鸟途平台创始人康臣先生接受媒体访问,谈乡村农耕文化的复兴,谈民宿产业的发展空间,谈大学生的回乡创业之路。
初心——因地制宜复兴农耕文明
鸟途是什么?是一个民宿集合与发布平台?还是一个针对乡村景致的特型旅游网站?谈到鸟途创建的初衷,康臣先生首先谈到的是自己在国内各地的乡村考察是的所见所感。
“在多年的实地探访中,我发现真正的中国农村,中国农民,与大家想象中的并不完全一样。”康臣先生认为,中国的乡村普遍经济程度不发达,农民的收入水平不高,这是有目共睹的,多年来也有很多官方或民间力量以各种形式去为乡村投资、扶贫,但取得的效果却参差不齐。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乡村代表的是传统的农耕文化,而以往的扶贫往往是以工业化、标准化的资本投入、室内农业生产为主,在这个过程中极易忽略农耕文化,以及农民所呈现的个体化差异与工业文明脱节的现象。
“我一直认为,农民以及乡村的问题,应该个体化解决,而解决问题指向的根本,则是让乡村和农耕文化、农耕经济重新产生联系,实现产业和人员的互通和流动,实现农耕文化的复兴。”康臣先生谈道。
而鸟途的创立,则是基于这个初衷。民宿和普通的连锁酒店,甚至各种古镇旅游景点中的酒店式客栈都有根本性的区别。首先,它是完全个性化的。虽然民宿有一定的标准,但每个民宿是什么样的,具体提供怎样的食宿服务,直接由民宿的主人决定。其次,民宿是真正和乡村农耕文化融合的。游客来到民宿,并不会像来到一般的旅游景点那样走马观花,而是真正融入乡村景致,甚至参与乡村劳作。因此,民宿一旦形成产业,农村的闲置房产和土地存量将盘活重生,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
正是基于这些特点,民宿可以成为一个支点,以“各异性”激发农民自主的创业热情。只有让农民富裕起来,重拾乡土文明,改善乡村教育,才可以实现农耕复兴,乡村再造。鸟途计划是利用农民房屋的“宿”“改”“ 扩”模式,展现各地农村的不同特色,使民宿慢慢成为家庭农庄,继而可持续发展,最终成为一种能让农民引以为豪的可传承家业。其核心是提供一种新型的乡村建设思路。并且在鸟途平台上汇聚建筑师、乡建专家、艺术家、作家、设计师、音乐人,与致力于乡土文化研究的当地学者、民间手工艺人和民间戏曲艺人进行广泛的沟通合作,甚至资本和金融机构共同拓展乡村建设的生存空间。
“虽然鸟途以民宿作为支点,但实际上我们还是有些情怀的。”康臣先生谈道,“我们希望能沿袭乡村文明的脉络,让它恢复活力,而不是城市居民走马观花的样板。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希望能帮助农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实践——民宿的管理和推广
作为启动整个农耕文化复苏的支点,民宿的建设和集合自然是鸟途目前首要的目标。在目前各种旅游网站遍布的情况下,鸟途的竞争力是什么,怎样把游客吸引到这个平台上来呢?康臣先生说道,首先会对平台上民宿的资质进行评定,对一些不符合标准的民宿进行升级和改造,对优秀的民宿进行推荐。优秀的民宿规模扩大以后,鸟途会考虑把民宿向农庄的方向发展,进行农业产品的产出,而游客将仅仅是这一个农耕循环中的一个节点。“当然了,我们也会在最开始告诉游客民宿和酒店的区别,让他们切实体会有地方本土特色的农耕生活。”
虽然民宿和酒店在根本的“性格”上就有很大区别,但和酒店相似,民宿也将存在管理问题。而且由于民宿采取的是家庭化经营,采取统一量化标准进行管理并不合适。“对于管理问题,我们首先对平台上的民宿在硬件配置上有要求,食物的安全、住宿的卫生等,这些肯定是要管的。其次,我们也会对民宿的经营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在和游客交流的时候少一些磨合。可能这些人员无法做到24小时随叫随到,但我们希望他们依然能让游客体验到家庭的温暖。此外,由于民宿所处的位置经常比较偏僻,附近也不会有其他可以住宿的地方,店主会不会在游客入住以后坐地起价?针对这一点,我们采取提前设置食宿最低价和参考价的方法,例如给出一个午餐套餐的大概菜色和价格,游客觉得合理以后再进行选择。当然,如果游客有进一步的要求,比如添加菜色,也可以继续和店主协商。”
安全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为了保证游客和店主的双向安全,所有在鸟途平台上注册的人都需要进行身份验证,而且鸟途还会和当地政府部门洽谈,经由政府提供保障。此外,鸟途采取了“参与即保险”的原则,只要在平台选择民宿住宿,平台马上为用户提供保险。
赛事——点燃将来的乡村文明火种
近期,鸟途平台和《视觉中国》联合举办了“鸟途——乡村探索之旅”首届大学生手机摄影纪实大赛。大赛吸引了800万人关注,4000多人参赛,目前最后投票入围的300多幅作品正在由专家进行评审,揭晓典礼也将在本月举行。在大赛成功举办以后,会产生哪些后续效应呢?
“我们举办这个活动,最直观的目的当然还是希望更多的大学生,尤其是农村大学生关注鸟途平台,同时激发他们对乡村文化的思考和喜爱。”康臣先生谈到,“而在大赛结束以后,后续的效应更是我们所看重的。”
他介绍说,举办这次大赛吸引到的关注人群,尤其是大学生人群,将来很有可能成为平台的“内核”。他将参与的学生分为几类,其中第一类通过上传参赛照片,在无意中发现乡村美景,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了鸟途的业余记者,成为平台发现潜在民宿资源的先锋。而平台正式上线后,还将提供机会让学生们体验民宿,成为真人体验玩家。最后,通过激发学生对乡村之美的发现,以及对民宿这一经营模式的深入认识,鸟途希望一些乡村大学生也可以自行创业,回到乡村帮助自己的家人,或者本人开始经营民宿。
作为规划建筑设计师出身的康臣先生,在中国梦的大背景下,一直以来怀着乡村情怀梦。他说:“大学生如果回到乡村,不仅可以就近照顾家人,还可以有一份不错的收入,甚至比在城市里的收入还高,为什么不回乡村呢?我们始终认为,大学生,尤其是农村大学生,不仅能为我们提供最直观的关于乡村的信息,还将成为城市和乡村文明沟通的桥梁,成为真正自发的农村创客,成为农耕文化中最有活力的因子。”
当今社会很多知识分子离城返乡,承接本世纪初以来的乡村建设事业,以各种方式为农村政治、经济和文化奉献才智,重新赋予农村活力,再造农业故乡。全国各地也有乡建组织,他们是公益的实践者,也是乡土的捍卫者。
展望——现代化背景下农耕文明的复兴
鸟途目前的计划是以有农家特色的民宿吸引人气,从而促进农耕生产;以有活力的农耕背景,给人带来更真切更美好的乡村生活体验,从而让乡村进入一个良性的生产生活循环。康臣先生数次谈到,乡村文明,农耕文化,应该是诗意的,甚至是和工业文明不重合的。但鸟途平台无论是信息搜集发布渠道,还是众筹资本模式,甚至是这种循环模式,显然都是非常现代化的方式。“在我看来,今后的农耕文明,恰恰就是现代化,科技化的农耕文明,它应该是科学、自然和艺术的结合。”
康臣先生认为,现代化的发展为农耕文化提供了新的可能。通过互联网、农耕智能化,未来的乡村生活蓝图应该是运用天然的水,天然的地,以高效的方式进行天然生产。他认为,在未来五至十年内,回归乡居生活、逆城市化将成为中国城市居民的潮流。人们离开城市的喧闹生活,希望开始实践新的农业生活方式。
“所谓农业生活方式,就是有田有地,自然生产。而在现代化文明发展的背景下,农耕文明要进行复兴,其表现形式经历的将不是改革,而是彻底的蜕变。但无论外在表现形式如何改变,乡村作为‘家’的内核并不会改变。”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中房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