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租公寓:地产大鳄与互联网巨头们的新战场

康靖 2016-08-11 15:24:59 来源:中国房地产金融

  房价高企的背后, 引发了各方对租房市场的一场争夺战。
  从法国某名牌大学回来的李荣,现在在一家法 资企业工作。收入在 85 后这个群体中不算少,每月税后到手两万元不到。但过完 2016 年春节后也 遭遇了上海房价突涨的影响:房东突然要在原来房 租的基础上再加 30%。这让李荣陷入了为难。李 荣表示:“不涨价之前的房租已经占去了我收入的 40%,再这样涨下去,每个月一半的收入要贡献给房东的口袋了。”无奈之下,李荣只好踏上再找房 子的路。
  李荣说:“明天我们醒来会在哪里,好像已经 不仅仅是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浪汉需要忧虑的事了。 即便是读了体面的大学,做着体面的工作,只要你 曾租过房子,你都会遇上一两次房东以各种借口让 你搬走的状况。”
  网 络上是种种羡慕国外人可以靠租房过完一生 的文章。而这些“羡慕”,在互联网巨头和房地产商看来, 则是商机,是一片弥漫着“肉香”且可待瓜分的市场。 布局租房市场,在中国已经是众多房地产商和互联 网巨头在 2014 年到 2015 年“拼杀”最“凶残”的领 域之一。
  有数据为证。O2O 长租公寓自如网发布的年 度报告显示,现在累计已经有超过 40 万的自如客和 20 万间房 间,平均每分钟有 7 位自如客通过 APP 缴纳房租,平均 1.3 分钟会租出一间房子, 每 5.3 分钟会收一套房子,而万科集团近期在业绩 汇报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其长租公寓“万科驿”已开 业 10000 家,还有超过 20000  间在筹备,预计到2017 年达到 15 万间。除此之外,绿地、彩生活、 阳光城等也纷纷进入公寓市场。
  除了房地产商积极进入长租市场外,投资机构 和投资人也纷纷在跑马圈地。2015 年 3 月 12  日,中小板公司世联行公告称,拟投资 4.2 亿元收购 Q 房网 15% 股权。3 月 15 日,房产 O2O 平台“房呀” 宣布获得顺为资本百万美元融资。3 月 18 日,长 租 O2O 服务平台九猪获得德商创客基金 400 万元 天使投资。4 月 22 日,俞敏洪、盛希泰联合创办的 洪泰基金与新进创投投资了互联网租房企业 107 间 1000 万元。5 月 6 日,吉屋网完成 A 轮融资,本次 融资额为 1 亿元人民币,由亚洲最大的创投基金之 一赛富基金领投,上海中城渝通投资中心参与共同 投资。5 月 7 日,爱屋及屋获得 D 轮融资 1.2 亿美元。 5 月 11 日,云南淘房网获得三六五网 A 轮 3825 万 元融资。6 月 3 日,租房 O2O 平台火炬租房对外宣 布已获得 1000 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知名天 使投资人薛蛮子以及景林资本。
  仅仅 2015 年前半年,不到 3 个月的时间里, 围绕长租行业的公寓和平台行业融资金额估算达到 了 29.99 亿元,资本正在掀起一场狂欢。
 国内长租市场引发资本热
  长 租行业真正被资本引爆来自于 You+ 国际青 年公寓被雷军顺为资本的投资,而早在 2014 年以前, 这个行业融资情况就已经是属于比较大的金额交易 了。2010 年到 2014 年,短短四年之间,长租市场 上的公寓运营房间数由常见的 100 到 300 间之间, 成长为 1000 间以上,部分企业开始获得 VC 投资。 在这段时间内,获得投资额的长租公寓出租率基本 上都达到了 98% 到 100%,资本回收期最快能达到 1 年,而利润也能达到 25% 上下,成为资本涌入的 核心所在。
  在采访相关长租公寓方面的业内人士时,对 方 表示:“品牌长租的快速融资主要是因为公寓管理者 和团队自身对资金和成本的严格控制,外界只看到 了强大的资金池吸引,忽略了品牌公寓本来的经营 价值所在。所以现在经常会看到一些以单间分隔而 成立的小团队在产品还没基本成型前,就开始融资, 圈钱。这在我们看来是非常草率的。”
  正常运营 一家互联网 + 的长租公寓,其内在的 运营压力和投入是比一般的项目要更为沉重。一般 来说有四步。第一步是明确行业情况,确立基本的 从业区间。长租在目前的市场上主要有两个业态, 集中式和分散式。根据行业调研报告显示,目前一 线城市的品牌公寓数量占据 70% 左右,而二三线 城市则品牌化较差。该业内人士表示:“在具备一定 资金规模和优势团队的情况下,二线城市按照 2000 元左右的价格进行产品定位比较合理,一线城市可 以在二线城市的基础上翻倍进行产品定位,这些区 间都是比较合理的产品。”
  第二步是创造个性品牌,打造管理团队。这一 步对吸引投资人是否会加入到项目中来至关重要。 市场差异性和有效的团队管理是吸引投资人关注的 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在 100 个长租从业中调查得出,最 有效率的团队管理 100 套合租房应该在 6 人之内,核心管理层 1 人,装修合伙人 1 人,营销和服务管家合伙人 4 人。接下来两步都是产品在横向和纵向 上的裂变和繁衍。从横向来说,就是可以有多个租 赁公寓产品裂变;纵向上就是和同类型产品可以有 竞争实力。
 资本掀起的 MERS 眨眼云烟?
  关于租房市场,一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 租房的人最终会选择买房,因为中国人对房子的执 念是一种文化上的情结。另一种说法是越来越多的 人会去租房,买房的需求会衰减。
  李 荣说:“即便是要面对如此高昂的房租,但是 比起买房,我还是宁可选择租房。可能在上一代人心 目中租房是不划算的事,但对我来说,因为一套房而 过上房奴的生活,才是不划算的事。”李小荣租住在 上海市静安区一个国际化社区里,除了每周都会有阿 姨过来帮忙清扫卫生之外,小区里还配备了周到贴心 的物业服务以及安保措施,加上又在市区,平时的生 活基本上都可以在一公里之内解决。而用相同的价格 去供房贷,在上海可能要住在外环外的郊区了。
  中 国房价确实是一直在看涨,但从长远来看, 此次资本掀起的 MERS 未必会稍纵即逝。首先,即 便是在北上深这样需求旺盛的一线城市里,高房价 必然要有人接盘才能维持下去。但如果现在的新新 一代都开始迷上长租公寓,长租公寓市场未来越来 越接轨国际,大城市房价的支撑来自哪里,会存有 一个问号。
  中国的长租市场依然有强大的发展潜力。某 O2O 租房平台的品牌负责人王雷表示:“中国房屋 租售比畸高已经像国际笑话,按照国际评判投资价 值的依据租售比来看,中国的一线城市租售比已经 高达 500:1,即 500 个月的租金才可以购买和拥 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而国际标准则是 250:1。 畸高的房屋租售比所表现出的是人们对购房的疯狂 追逐,同时也反映出租房的高性价比。李荣表示:“现 在的年轻人在觉醒,当然在国内说这样的话有点奢 侈,因为不觉醒你也没办法,因为买不起。”
  二孩政策是否会冲抵这一部分因素呢?王雷表 示:“短时间内二孩政策并不会对房地产市场带来多 大的改观。首先,要二孩的分两类人,一类是经济 实力很不错,一类则是相对收入水平较低的人群, 处于中间阶层的工薪夫妇,尤其是 80 后工薪夫妇, 他们虽然是生育的主力军,但要二孩的意愿都很低。 因为 80 后是很特殊的一代人,他们的负担远远大于70后和 90 后。” 因为这些原因,中国房地产行业中的上下游产业也都纷纷感 受到了一定的变数,尽管现在中国房 地产市场依然有着坚挺的未来,但以追求利润而存 在的企业主们却都在暗中布局下一个蓝海市场—— 租房。王雷说:“说的诗意一些就是,让生活在城市 中的年轻人对居住不再感到绝望。在资本的催化下, 加上中国房地产租房市场依然有很大的空间发展, 这轮资本热估计会持续很久。”

 前景可期的中国租房市场
  正如王雷所说,中国租房市场确实处于非常初 级的阶段。大多数人对于租房这种生活方式都会表 现得比较消极或者抗拒。主要原因是在中国租房实 在是件麻烦事儿。加上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 快速提高,而租房市场却始终无法提供匹配的产品 和服务时,人们对租房这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也大多 处于过渡或者无奈之举。
  除了国内租房市场无法提供匹配的产品和服务 外,房子因为国内房价的不断上涨,所以房主对房 屋投资主要是放在了买卖上,房产处于一种随时待 卖的状态,而不是待租状态。王雷表示:“房主对 于房子是否出租很无所谓,尤其是一线城市,也就 不会花心思在房屋出租维护上。”
  李荣对这一点感受颇深。“在法国的时候,我 租房会签合同,所以你不必担心随时要搬家这件事; 其次房主也大多希望房客可以常住,而且房屋的维 护质量也不错。住进去的人也就愿意在里面花心思, 将其变成自己的家。而回国后,我不管是租住在多 好的小区里,我都有种过完今天不知道明天还在不 在的感觉。这种漂泊感比在法国还严重。”
  王雷风趣地形容现在国内的租房市场。“如果 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租房的人心理已经进入欧美 等发达国家的 3.0 版本了,而市场上提供的服务版本还停留在 1.0 版本。对于 70 后尤其是 80 后来说, 这确实是很痛苦的事。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市场其 实可以提供更好的,可是现实是市场提供的却大多 不尽如人意。”
  随着互联网 + 概念的普及,很多投资机构和房 地产商其实也看到了弥补这个“梦想与现实”之间差 距的机会,加上房地产市场自身也正在经历一个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不管是从主观层面还是客观层面 来说,王雷表示,“我们都有理由相信这个市场一 定会被快速改变。”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中房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