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房价高企,让合肥土地市场异常火爆,但仅仅半年之后当初的繁华似乎留下的只是蓦然回首的灯火阑珊。
由胡润研究院与万国置地联合发布的全球房价指数显示,合肥房价由于涨幅超过40%,位居2016年全球房价涨幅第一。这也成为了2016年合肥土地出让中地王频现的最根本原因。
然而,从2016年10月开始,限购政策出台后,相关部门对于合肥楼市的调控力度明显加大。各区域房价也在调控之下逐渐回归平稳,火爆的楼市迅速迎来了“寒潮”。
2017年1月,合肥楼市各区域中的优惠楼盘、低价楼盘明显增多。近期开盘的瑶海区文一锦门学府里项目,高层备案价格为12511元/㎡,比该项目的楼面价10050元/㎡仅高出2000元每平方米左右。房源的售价明显低于房价总成本。
与此同时,购房者的持续观望,让各大楼盘的开盘现场遇冷。随着时间推移,各区域的地王项目也将陆续问世,项目之间的销售竞争也将进入白热化阶段。另外,在合肥土地市场限价之下,部分地王周边的地块入市价格明显较低,未来项目的售价也势必会降低。这些限价地块的入市,同样对于地王项目的销售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在这样的局面下,无论是以价换量,还是利用项目的优势吸引购房者关注,各个高价地王之间或许都将遭遇重重的困境,2017年的合肥楼市是否能继续保持狂飙突进的势头支撑起地王们的未来,成为2017年合肥楼市最大的悬念。
房价涨幅全球第一的合肥
根据统计,2014年10月份合肥房价首次突破“8”,接下来的2015年一年时间中,出现了各种高低起伏,但再也没有低于“8”。到了2016年7月份之后,情况就变得不一样了,合肥市商品住宅的月度成交均价在8600元/平方米以上,甚至在10月份成功越过了9000元/平方米的大关。除此之外,合肥多个区域的房价触“万”,政务区过万可以理解,庐阳、瑶海、包河、高新和蜀山也跟着一起单价飙升,甚至是合肥市以高层普通住宅为主的滨湖新区,也紧跟着这波涨幅。到了2016年8月份,区域内已经很少可以找到楼盘均价在9000元/平方米以下了。
环巢湖板块以万达文旅城、宝能城为例,万达文旅城2014年二期销售均价在8000元/平方米左右,到2016年的三期开盘,直接上涨了1200元/平方米,近期销售的19号楼均价甚至在10500元/平方米;宝能城2015年年底的价格还是7800元/平方米,2016年年底售价一度到9400元/平方米。两家楼盘,一年的时间,一个涨了2500元/平方米,另一个涨了1600元/平方米。
天鹅湖板块,政务区房源在合肥属于难买的房源区。关键这个“难”字,不仅房源少,还在于价格高,随着置地栢悦公馆、保利香槟国际先后清盘,华润中心凯旋门实现了从毛坯向装修房的华丽变身,价格也在2016年一年的时间里涨了近6000元/平方米,售价一度达到了16000元/平方米。
在这种局面下,政府连连出手,来给过热的合肥楼市进行理性“降温“。但合肥的市场依然是处于供小于求的局面,除了高位二房价涨幅全球第一的合肥手房价正常回调外,新房并未出现明显的跌势,上涨的势能尚存。
众所周知,目前合肥的限购限价、分级备案等调控政策,让台面上的房价数据在“阴跌”。近日,合肥市房产局又公布了今年合肥房地产市场调控管理的几大看点。在合肥市房产局的2017年工作重点中明确,合肥将密切关注本地房地产市场变化,丰富政策储备,创新调控措施。说明在目前严格调控的背景下,主题基调不会变化。合肥房产局明确,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对“返租销售”、“办公改公寓”、“捆绑销售”、“捂盘惜售”等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和曝光力度,妥善处置并就延期交房等问题提出处理意见。
工业立市能走多远
严重的投资依赖和飙升的房价,好像是这个城市留给普通人的第一印象。为了更好更直观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将合肥和重庆以及西安来做对比。因为这三座城市一直以来被看成是投资驱动型的中国三大城市。
不管是同西安相比,还是重庆相比,在三个城市的固投数据中,合肥显然投资依赖非常严重。这种严重从2007年开始,当年度的固定资产投资额1310亿元,GDP为1334亿元,比值98%。此后合肥长期维持着这种百分百左右的固投比值,并且将这种高比值的固投比例持续了长达九年。而与此同时西安和重庆的固投比值远没有这么高。
紧接着因为这些海量的投资,合肥2011年常住人口752万,2015年779万,增幅3.6%。重庆2011年常住人口2919万,2015年3017万,增幅3.3%。西安2011年常住人口851万,2015年870万,增幅2.2%。以工业立市的合肥,没有辜负这海量的投资,并且将其中的三成投资直接引向了制造业和实业,而与此同时西安和重庆却没有宣称自己要以实业立市。这种连续九年的实力沉淀,开出的果实就是合肥没有浪费资金,甚至是出色地在完成自己的工业立市的目标。这样一来,合肥的人口增长将西安和重庆远远甩在了后面。合肥迎来了产业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人口的大量增长。
也许有人会说合肥的人文环境和历史环境,甚至是大学都不如西安和重庆好,可是不要忘了,实业在哪里,人就在哪里,这是经济学上亘古不变的道理。人来了,一切都就来了。
但合肥选择的一条粗放式的发展道路到底能否支撑起地王的未来,似乎还是一个未知数。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中房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