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后资产配置路径探秘 如何把握“一带一路”机遇

卢宝宜 2017-12-18 19:32:06 来源:中国房地产金融

  中国作为全球化的参与者与受益者,正在转为全球化的有力推动者,中国对外投资则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迎来新的篇章。

  开放是促进经济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强调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走出去”战略的深入推进,“债券通”、港股通体系等系列资本开放政策的逐渐成熟,加之全球经济稳定向好,全球资产配置掀起热潮。

  11月18日,由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指导,新金荟、金砖传媒、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分院主办,《中国房地产金融》媒体主办,泰然集团作为首席战略合作伙伴支持,财经快评、西安教育电视台提供媒体支持的“新金荟金砖论坛,2017年新一线城市财富之旅”在西安举行。此次论坛汇聚了多名财经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优秀企业家,围绕“全面开放新格局下,全球资产配置”的话题,一同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资产配置全球化契机

  十九大落幕,对中国开放描绘了下一阶段的具体蓝图,而中国作为全球化的参与者与受益者,正在转为全球化的有力推动者,中国对外投资则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迎来新的篇章。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泰然集团副总裁金宇峰表示,新金荟系列论坛,让他受益良多。当下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时代,在资产配置迈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探讨如何进行合理投资与资产配置十分必要。

  金宇峰强调,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30%以上,成为全球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投资国。在全球经济发展加速大潮中,国内投资者的视野、财富管理的理念正顺应时代升级,资产配置全球化日益成为趋势。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在“新时代、新动力、新经济:中国和全球经济前瞻”主题演讲中表示,要明确政府今后的主要工作方向,才知道如何去做相应的投资。而今年是金融监管大年,国家7月召开的金融工作会议中成立了金融稳定与发展委员会,既强调了监管,又鼓励了创新。因此,“去杠杆”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将大力推进,未来针对深度城市化的房地产投资、公共服务投资、消费升级投资,以及一部分科技型和前沿型的股权投资值得关注。

  “大类资产配置建议:配置为王,精选成长。”邵宇总结债市投资要保持谨慎态度,权益市场价值投资开始成为重要投资主线;人民币兑美元预计在1美元兑6.5-6.8人民币区间,美元逢低也有配置价值;地缘政治不确定因素存在,黄金仍有避险需求。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院长、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常务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卢山冰,从历史角度旁征博引,带来了“‘一带一路’与全球资源整合”的演讲。他表示,近代以来的历史正是全球资源整合与同步的历史,是全球资源配置和资产配置的过程。

  卢山冰认为,“一带一路”作为21世纪中国最重要的战略之一,其提出与推进必将对全球资产配置、陆运海运的互联互通、人民币国际化的加速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甚至将塑造新的地缘政治格局。为此,助力整合全球资源,进入全产业链,服务“一带一路”与世界经济,是中国企业家进行资产配置的现实选择。

  高净值人群海外投资多元化

  据招商银行与贝恩公司发布的《2017年中国私人财富报告》称,2017年全国个人可投资资产总体规模将达188万亿元,高净值人群的资产配置问题显然已成刚需,“移民金融”受到瞩目。

  小蜜蜂海外投资海外业务总督导李蔚,针对国内越来越庞大的高净值人群,给出了独到见解。“在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大势下,跨境投资资金的自由流动越发普遍,多元化的投资备受青睐。” 李蔚认为,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中,同时篮子也不要放在同一张桌子上。“我们认为海外保险的配置,是目前适合大众富裕阶层海外资产配置的产品类别之一。”

  针对“中国经济全球化与全球资产配置的关系”,邵宇表示,看好中国和全球经济的联动,鼓励企业家不要再从资产外逃或海外转移的方向去衡量,而应该对如核心技术、品牌等真正有价值的产品进行投资。卢山冰则以自己的家乡陕西为例进行了说明,表示陕西苹果可以通过“一带一路”的推广,做成有陕西特色的具备吸引力和增值潜力的可配置资产。同理,国内更多历史文化产品的价值有待挖掘,有望培养成更多可配置资产“走出去”。

  站在企业的角度,金宇锋强调,企业并购是全球资产配置的重要手段。企业家可根据政策的方向进行投资,例如“一带一路”沿线的商业地产、特色小镇等,通过股权投资的形式更深入地参与到全球化建设中去。站在个人财富管理的角度,李蔚表示,需要合理分析每个家庭配置的需求,包括子女教育、个人安全、医疗保险等,通过不同的侧重点制定出相应的家庭财富管理方案,才能有效避免风险。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中房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