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重申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

洪静 2018-07-13 15:26:19 来源:中国房地产金融

  针对近期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过热苗头,投机炒作有所抬头等情况,5月19日,住建部再度重申坚持房地产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放松。

  进入到2018年第二季度,西安、南京、杭州等热点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相继出现“房荒”局面。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近日发布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4月底,全国百城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43386万平方米,环比减少0.7%,同比减少7.9%。三四线城市存销比创下了近9年来的月度最低值,“去库存”战役效果明显。

  针对近期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过热苗头,投机炒作有所抬头等情况,5月19日,住建部再度重申坚持房地产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放松,提出六大措施稳定楼市,进一步落实地方调控主体责任。值得一提的是,这次重申距住建部5月9日就楼市调控问题约谈成都、太原两市仅10天,也是年内第四次对房地产调控表明坚决态度。

  增加楼市有效供给

  措施强调,要加快制定实施住房发展规划。“各城市要科学编制住房发展规划,明确住房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合理确定住房和用地供应规模结构、时序。一线、二线城市要在年底前编制完成2018年至2022年住房发展规划,并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备案后向社会公布实施。”

  中国指数研究院在报告中指出,近期已经有部分一二线城市公布了未来几年的住房发展规划。这意味着后期住房供应将更具前瞻性,受市场热度高低、土地溢价水平、政府财政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更低,政府平衡供需的能力会进一步提高。

  另一方面,土地供应的规模将根据人口存量和增量的变化调节,人地挂钩是未来的趋势。

  措施要求抓紧调整住房和用地供应结构,“各地要有针对性地增加住房和用地有效供给,切实提高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供应比例,建立房价地价联动机制,防止地价推涨房价。”这意味着未来政策的着力点不仅仅是在加大供给,更侧重有效供给。而租赁房、共有产权房供应比例的提高,也将会使更多没购房的普通刚需受益。

  此外,集体土地在法律、融资各方面的瓶颈都已经破除,集体土地入市将成为新一轮土地红利。对于房企而言,谁能把握集体土地规律,越早研究,越早介入,未来掌握主动权和脱颖而出的可能性就越大。

 房地产金融降杠杆

  央行最新公布的金融和社会融资增量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4月末,当月住户贷款余额为42.8万亿元。值得注意的是,4月居民存款出现明显下滑,较上个月大幅减少1.32万亿元,为历史单月最大降幅,余额为67.4万亿元。两相抵消,4月末全国住户净存款24.6万亿元,较去年同期猛降2.1万亿元。

  第三条措施要求,加强开发商资金监管,并继续控制居民杠杆;强化对借款人还款能力的审查,严格落实企业购地只能用自由资金的规定。国君地产报告指出,今年房企的融资渠道出现了明显收紧。表外资金纳入到MPA考核后,房企拿地和获取项目的渠道受到影响,融资成本上升,导致前两年扩张较快的房企压力较大。

  10年期国债利率从2016年初的2.87%上行到当前的3.69%;房企债利率从2016年的5.22%上行到当前的6.24%。在居民端,同样严格管控居民加杠杆,禁止消费贷、经营贷款等资金用于购房行为。受限购政策的共同作用,置业者买房能力也将大大降低。企业销售规模的提升受限,如何利用价格优势取得领先地位应该重新被重视。

 规范销售行为

  此次通知还提出,大力整顿规范市场秩序。“要严肃查处捂盘惜售、炒买炒卖、规避调控政策、制造市场恐慌等房地产企业和中介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要持续保持高压严查态势,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向社会公布,形成震慑。”

  这意味着房地产销售将面临更多的微观干预,是对2016年10月房地产销售微观调控要求的延续,房企需要自查自纠,避免栽在风口上。

  措施还强调了要加强舆论引导和预期管理。5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涉及产权保护的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其中“重点清理有违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主体财产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等各类产权的规定,不当限制企业生产经营、企业和居民不动产交易等民事主体财产权利行使的规定”等内容被媒体歪曲解读为“限购限贷要取消的信号”。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次明确提出严厉打击利用自媒体公众号等网络媒体炒作渲染房价上涨、散布虚假信息等行为,也是因为前段时间有自媒体对国务院所谓取消限购限贷的错误解读,影响到市场情绪,都是应该管理的。

  从政策特点来看,本次调控基本涵盖房地产市场的各个环节,各个利益主体,从而抓住了房地产市场的关键。据了解,当前已有辽宁丹东跟进政策,未来随着更多城市的加入,房地产市场发展将进一步得到规范。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中房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