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成交腰斩 香港楼市降价潮山雨欲来

罗正锋 2018-12-27 15:32:36 来源:东地产财经周刊

  香港土地注册处近期数据显示:香港11月住宅销售总额为260.2亿港元,较10月下降32.54%,与去年11月相比更是直接“腰斩”,降幅高达51.65%,创今年新低。

  成交“腰斩”

  香港土地注册处12月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香港11月住宅销售总额为260.2亿港元,较10月的385.71亿港元下降32.54%,与去年11月份的538.17亿港元相比,更是直接“腰斩”,降幅高达51.65%,创今年新低。

  从香港住宅楼宇买卖合约数目的统计数据来看,上半年基本维持在每月5000套以上的水平,从6月达到顶峰后便开始转头向下。11月份,香港住宅销售量2635套,环比缩量37.9%与去年同期的5694套相比,同样出现了“腰斩”。

  12月21日,中原城市领先指数(CCL)最新报174.74点,按周跌0.49%,连跌12周共6.36%,是2008年11月之后的最长连跌。中原城市大型屋苑领先指数CCL Mass报176.01点,按周跌0.58%,连跌12周共6.84%,创该指数最长连跌纪录。CCL(中小型单位)报174.36点,按周跌0.57%,连跌16周共7.84%,创该指数最长连跌纪录。CCL(大型单位)报176.65点,按周跌0.09%,连跌2周共0.50%。同期四区之中,新界东跌幅率先破一成,累跌10.98%,新界西跌7.82%,九龙跌8.42%,港岛跌5.16%。

  中原地产研究部高级联席董事黄良升指出,CCL、CCL Mass、CCL(中小型单位)及CCL(大型单位),四大整体指数均重返2018年3月财政预算案时的水平。楼价持续向下调整,预期2019年次季CCL目标160点兼且止跌,即展望楼价回到2017年7月政府换届时水平。

  此前,仲量联行公布的《住宅销售市场报告》亦显示,10月首度推出销售的新盘,平均首日销售率仅51% ,远低于今年1月至9月平均首日销售率的97%。仲量联行香港研究部资深董事钟楚如认为:“中国及美国贸易战加剧,以及内地经济增长放缓,令香港楼市存有下行风险。我们预期2019年楼价将下跌15%,住宅购买力会继续转向新盘市场。”

  新盘优惠

  随着越来越多购房者对香港楼市抱持观望态度,已有发展商调低新盘价格,二手市场放售物业的业主减价压力加剧。香港街头的楼盘小广告中,甚至能看到“时光倒流价”、“平过买入价”等字眼。

  目前,开发商也正积极吸纳二手市场的购买力,推出更多优惠措施。

  许女士上周末刚看了位于马鞍山的泓碧项目。“这个盘在乌溪沙地铁站附近,2021年,香港会开通一条新的地铁——屯马线,来往屯门与乌溪沙,将大大改善乌溪沙的交通状况。”她告诉《东地产财经周刊》香港新闻中心记者,“三室一厅两卫80平方米实用面积,总价1300多万港元,折下来每平方米16万多一点,还是三面看海,比我想象中便宜很多,我本来以为要18-20万一平的。”

  开发商为购房者提供了多种付款方法,基本分为即供付款和建筑期付款。购房者付款时间越短,折扣越大,发展商提供即供最高14%折扣,力度相当之大。

  不过,许女士坦言,当前房贷偏紧,香港再一次加息,贷款利率上浮,税赋又高,她还是计划再多看几个楼盘、观望一段时间,才决定是否上车。

  无意“减辣”

  事实上,稍早前的豪宅准地王流拍现象,已经说明了香港楼市遭遇转折。

  作为山顶区难得的新增供应土地,文辉道地块自推出以来就备受关注,市场估值最高达485.18亿港元,每平方英尺楼面地价约12万港元,被预期将破尽香港卖地史上地价及尺价纪录。

  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10月16日晚,香港地政总署公布,因为地价标金未到达当局底价,当局不采取在10月12日截标时所接获的5份标书。据悉,竞标准地王的公司无一不是香港首屈一指的龙头房企,包括新鸿基地产、长江实业、恒基兆业、九龙仓等,准地王最终却依然沦为流标的窘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市场对于土地溢价从看涨到看跌的预期发生了转变,开发商出价越发审慎。

  进入四季度以来,香港楼市持续呈现低温态势。12月18日,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出席立法会财经事务委员会会议时表示,政府目前没有“减辣”或“撤辣”计划。

  据消息显示,针对楼市减辣的时间、力度等问题,陈茂波认为尽管香港楼价在近月回落,但仍大幅超出市民的负担能力,其重申,不论是商厦市场或是物业市场税项,政府现阶段也未有计划“减辣”。他表示,真正解决房屋供应失衡问题,根本方法仍是透过各项短、中、长期措施增加土地和房屋供应。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中房网公众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