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设领域变革正当时,房企转型升级也顺势被推到了时代的聚光灯之下,霎时间,绿色、智慧、宜居这些关键词也逐渐进入人们眼中。
9月3日,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绿地控股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房地产科学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在“绿色健康·智慧宜居”分论坛中,云集了业内专家探讨高质量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及绿色智慧的创新科技新动向,共同推进行业向高质量建设道路上阔步前进。
中国智慧住宅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
刘东卫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聚焦居住是智慧建筑的发展方向,智慧住宅与绿色可持续建设是房地产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方向,也是与百姓息息相关的。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作为行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引领者,在绿色、智能、创新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科研与实践成果。
在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刘东卫的眼中:“当下行业进入到一个存量的时代,或者说是存量与增量并行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住宅建设房地产应重点解决建筑全寿命过程中的矛盾。”
在刘东卫看来,这更是关键问题。
尤其是维护使用当中的资源浪费大、建筑寿命短、质量差和维修运维难度大等问题,关注建筑全寿命期的运维,聚焦建筑寿命的耐久性。
刘东卫将国内智慧住宅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1995-2005 年, 智能产品技术主要是管理阶段。第二阶段是 2006-2014 年,因为在这个阶段,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家电企业和互联网公司推动家电智能化更多地实现,这个阶段是多元探索的时期。
“第三个阶段在 2015 年以后,进入一个全面的智慧住宅、品质生活的新时期和新阶段。这个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创新不断发展,像人工智能。特别是大众居民的消费升级,新的智慧住宅应该说虽然在各行业和领域不一样,但逐渐变成全社会热点、热点再热点。凭借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技术,大公司都在全面布局智能家居的生态平台。” 刘东卫表示, 未来,随着技术不断革新,也将为未来的房地产行业带来更多活力,更是推动住宅和房地产开发建设的一个充满梦想的新时代。
智慧养老最高境界是什么
王小龙 北京寸草春晖养老机构董事长
王小龙非常关注未来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他在“智慧养老 + 健康宜居——寸草春晖智慧养老产品体系”的主题演讲中,从中国的实践角度分享了对运营绿色宜居和智慧养老的关系。
目前,中国的成本状况和国情政策与日本大相径庭。“基本上日本是一屋一张床,这种分摊势必会造成成本巨高,收费就会巨高。这就对整个的入住率有巨大影响。但现在中国注册的养老院大概 2.9 万家,空置的床位是 50%-60%。这和日本还是不一样的。”
王小龙表示,未来整个养老机构的设计一定要考虑整个通风的效果。
比如说整个风流的通畅性,这对养老机构来说最实用。关于新风到底是用整体新风好还是每个屋的穿墙新风?通过实践,下一步还是希望用一些每个屋独立的新风。“未来中国在智慧养老方面需要不断提升,但是永远不可能完全替代。要从每个细节上保证老人的安全。”
在营造整个自然和人的和谐统一方面,王小龙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要让老人能够融入其中,体现出价值感。在整个设计过程当中,让他“动起来”,与建筑和环境展开互动。“我觉得这是养老建筑的最高境界。所以在室外,我们刻意营造一些场景,让他们能够在这里找到更好的回忆。老人每天都能参与绿色种植。” 王小龙说。
为了让养老院增添一些活力,王小龙还邀请了中央美院的学生为整个项目进行了一些“加工”。让大自然融入到养老院中,既不能显得太烦琐, 又显得简单清晰。“我们把春、夏、秋、冬用画的形式都给融入进去,我们的理念就是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增加老人与自然的互动。”
日本智慧社区对中国的启示
黄忠明 松下电气机器(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养老概念深入人心,黄忠明在“松下‘智慧社区’及‘健康空间’解决方案” 的主题演讲中,分享了松下智能社区以及关于中国健康空间的解决方案。
他为众人介绍关于日本的藤泽社区的相关内容,其实,这里早前不是用作住宅,而是一个生产黑白电视机和冰箱的工厂。由于产能各个方面的变化,有一段时间这里土地是空闲的。经过谨慎、严密的规划设计之后, 2017 年开始了一期的建设,目前这个项目基本结束,已经取得了成功。
社区规划的初期阶段,松下就纳入了生活视角。有关能源、安全、移动、健康、社区的五项服务作为必需的基础,以智能生活为起点展开了智能空间设计,结合智能基础设施来推进智慧生活和社区的建设。
“迄今为止,从日本藤泽社区所获得的安全、安心、环保、舒适的最尖端技术,同样可以贡献于中国人创造活跃生活的未来智慧社区的构筑。” 黄忠明认为,中国通过改革开放 40 年已经获得了非常大的发展,名副其实成为了经济大国,但是健康和人口老龄化的问题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对比一下中国和日本的数据会发现,日本人的平均寿命是81-83 岁,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只有 71-75 岁。其中更为重要的是日本人的平均健康寿命是 73-75 岁,而中国人的平均健康寿命只有 64-68 岁。
政府将国民健康提升计划作为国家事业在推进。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会导致社会保障费用不断地增加,包括建设老龄人口在内的有活力的能够自主自理可以延长健康寿命的健康社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绿色建筑的初心:回归人的需求
陈栋梁 上海朗绿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陈栋梁在“绿色智慧与健康生活——朗绿绿色人居产品解决方案” 的主题演讲中分享了关于绿色健康智慧解决方案上的一些案例。
“作为一家基于大数据的节能环保绿色建筑技术服务商。我们希望能够有更好的建筑体验,我们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居住需求,还要满足消费者对于一个健康房子、舒适房子的需求。但在行业做科技住宅失败的案例不在少数。” 陈栋梁说。
“我在行业深耕十几年,最想表达的四个字亦是:绿色建筑。”陈栋梁认为,绿色建筑要回归人的需求, 以人为核心,这是根本。从整个市场的环境来看,尝试去涉及科技、去迭代、去转型,其初心当然是为了绿色人居。
建筑行业充满了绿色思维,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越来越被重视。“这两年我们开始研究硬件方面。”他以重庆的朗绿乐府为例子进行说明,比如说温度湿度独立控制理念,用了很多智能化的理念。这个项目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控制。
其中,解决了一个新风问题。因为当地湿度高,因此需要有一个新风机来解决整个全年里面空气健康和舒适的问题。“我们的初心很简单,就是希望把每个项目做好,每个产品做好,让这些项目能够更好地服务客户, 让消费者对于这样的产品有更好的体验。”陈栋梁说。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中房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