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2021年注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最重要的年头。盖因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乡村振兴开局之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施行,全国各省(区市)成立了乡村振兴局。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已然启程。
如何落实“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一项急需赋能的事业。10月26日,北京,一场以“产业赋能 乡村振兴”为主题的2021年乡村振兴高峰论坛就此拉开,官产学研齐发出最强音。
“要推进县域的城乡融合,关键促进产业发展,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尹成杰在演讲时说。
参加此次会议的人士有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会长袁文先;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党国英;国家乡村振兴局原规划财务司司长、中国乡村振兴 50人论坛成员任铁民;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华中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宋洪远;中国房地产报社社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栗文忠;中国房地产报总经理、中房同创董事总经理单大伟;碧桂园集团党委委员、党群社责部总经理徐舒扬及长期关注乡村振兴的企业和媒体大咖出席论坛,并就乡村振兴实践和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分享了做法。
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尹成杰:
须把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建起来
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尹成杰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总任务,其中第一项任务就是产业振兴,所以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县域城镇化,特别是推进县域城乡融合的重要支撑。只有县域城乡融合,才能真正把推进乡村振兴的任务落实到基层。
“要推进县域的城乡融合,关键促进产业发展,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尹成杰说,要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打造农业的全产业链,加快推进特色产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强调把产业链的主体留在县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带动农村发展,带动农民致富,带动乡村振兴。“所以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把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建立起来。”
中国乡村振兴 50 人论坛成员任铁民:
乡村振兴是现代化建设的主战场
中国乡村振兴 50 人论坛成员、国家乡村振兴局原规划财务司司长任铁民说,乡村振兴中留人更重要。
任铁民分析阐释了乡村振兴的底层逻辑。他表示,乡村振兴和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关系重大,它是现代化建设的主战场。
任铁民认为,首先“三农”问题是现代化建设要解决的“大头”。从人口规模上来讲,凡是拿着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医疗保险的人,都是属于农村人口,这个庞大的人口占据我国总人口的很大一部分;从地域面积上看,中国乡村面积占整个国土面积的97%左右。“要解决这么大面积上如此多人口的共同富裕问题,这当然是现代化建设的‘大头’,必须搞好。”
其次是粮食安全。粮食作为国家安全的压舱石,是由农业提供而来。
第三是生态安全、社会安全和能源安全。乡村面积占97%左右的国土面积,这也意味着农村生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永续生存问题;在社会安全方面,如果农村和城市的贫富差距过大,也会直接造成不良的影响;另外能源安全也很重要。
在任铁民看来,乡村是现代化建设的主战场,虽然是最难的事情,但也是潜力最大的地方。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会长袁文先: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之希望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会长袁文先在发表主旨演讲中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当中的重中之重。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最基础的、摆在首位的是产业振兴。
袁文先表示,产业振兴的重要性在于:第一,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一个很重要的实质性内容之一,有了产业兴旺,乡村振兴才可能有保障,才有可能持续发展,离开产业,乡村振兴可能是无从谈起。第二,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只有产业振兴实现了,乡村振兴才可能全面展开。第三,产业振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措施。脱贫攻坚的实践证明,要靠产业,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自然也要依靠产业,如果乡村振兴没有产业的巩固和稳定,那么前期取得的脱贫成果也可能出现返贫现象,后期的振兴就难以做好,所以,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华中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宋洪远:
农业高质量发展 需要“一二三产”融合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华中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宋洪远表示,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二三产业都要有。
他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称,桌子上有三种酒,白酒、啤酒、葡萄酒,这三种酒是三个产业,我们现在要三个酒掺合成一种新酒即鸡尾酒,这个酒就是新产品、新供给。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融合发展,不是单一的三种酒的发展。
具体怎么融合发展?宋洪远说,2020年,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里面有三句话非常经典:“一产往后延,二产联两边,三产走高端。”简单来说,就是延长产业链,拓展价值链,提升供应链。农业要高质量发展,一二三产业要融合发展,这是大势所趋。
中国社科院农发所资深研究员党国英:
兼业是提高农民收入重要方法
如何更好推进乡村振兴,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党国英认为,要重视农民收入是否能得到提高,要解决如何把农民收入差距补上的问题。党国英在调查中发现,小农户和专业农户相比,小农户在农闲时间获得收入的可能性非常小,反而专业农户在农闲时间获得收入的可能性比较大。“我们认为农业越是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农户越需要兼业;从一些发达国家经验看,主要劳动力可以在农场附近兼业。”
党国英提到,兼业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方法。他表示,我们国家经济总规模是100万亿元,国家就近兼业需求有64万亿元,也就是说如果城镇以下经济规模达到64万亿元水平,农户的收入水平和城市居民差不多。
党国英还介绍了美国农户收入略高于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四个条件:一是农户兼业一定是就近兼业;二是就近兼业要有产业;三是有承载农业产业链经济活动的组织;四是乡村人口要数倍于农业人口。
“我们国家就近兼业问题比较突出。”党国英认为,我国农户收入中,非农业收入比例越来越大,但和美国比以上提到的四个条件不够充分。
中国房地产报社社委会主任栗文忠:
“数据为根产业赋能”是必由之路
中国房地产报社社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栗文忠在发言中表示,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既要发展繁荣城市,又要发展繁荣乡村,这也是中国房地产行业面临的好机遇。
在乡村振兴、产业赋能的大背景下,如何做好数据为根的系统工作,栗文忠提出,“思维方式要变革,数据的占有、分析及数字化的可行性论证实践,是乡村振兴、产业赋能的基础性和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房地产企业在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栗文忠认为,乡村振兴应当是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的全方位振兴,其中产业兴旺是重点,人才振兴是支撑,文化振兴是灵魂,生态振兴是基础。而产业建设正是房地产企业成长或转型的方向和领域。
中国房地产报总经理单大伟:
房企投身乡村振兴从“输血”到“造血”
中国房地产报总经理、中房同创董事总经理单大伟在发言中提到,在中央统筹和指导下,众多企业勇当“排头兵”,主动投身践行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因地制宜的创新尝试,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持续跨越。他列举了几大案例:万达集团2015年开始对口帮扶贵州省丹寨县,首创“企业包县、整县脱贫”的创新模式,长中短期结合带动丹寨县成为黔东南州首批整县摘帽的贫困县,打造了乡村振兴的丹寨样本。
除了房地产企业,互联网企业在扶贫攻艰、乡村振兴方面又是一支生力军,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动力。以美团为例,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美团优选已服务超90%长江经济带区县。仅2021年上半年,美团优选已助力长江经济带超过65种地理标志农产品上行。京东计划3年带动农村一万亿元产值增长,帮助乡村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单大伟认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行动中,房地产企业、互联网企业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正努力向前奔跑。
放眼四望,一幅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壮丽画卷正在中国大地上变为实景,新的路径愈发清晰。
本次论坛由中国房地产报社、中国城市与区域治理研究院主办,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乡村振兴委员会 、《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支持。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中房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