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调查数据:预期房价上涨的人数已不足10%

市场 2025-11-03 08:47:37 来源:丁祖昱评楼市

  市场不好的时候,信心比黄金重要。当前的房地产市场信心已降至低谷。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已连续两个季度预期房价上涨的人数不足10%。

  “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是中国人民银行1999年起建立的一项季度调查制度。每季度在全国50个(大、中、小)调查城市、400个银行网点各随机抽取50名储户,全国共20000名储户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储户对经济运行的总体判断、储蓄及负债情况、消费情况、

  储户基本情况等四个方面。

  我们梳理了2019年第一季度至2025年第三季度的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当前居民对房价预期已跌至2019年至今的最低点。

1

  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50个城市进行了2万户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下季房价,9.1%的居民预期“上涨”,55.6%的居民预期“基本不变”,23.5%的居民预期“下降”,11.8%的居民“看不准”。

  至此,已连续两个季度居民对下季房价预期“上涨”的人数不足10%。

  2025年第二季度的时候,对下季房价,有8.9%的居民预期“上涨”。这也是2019年至今首次预期“上涨”的居民人数占比跌破10%,虽然2025年第三季度较第二季度预期“上涨”的人数有所上升,从8.9%提升至9.1%,但依然未能突破10%。

  进一步对比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预期“上涨”和“下跌”的数据来看,2025年第二季度有21.7%的居民预期“下降”,到了第三季度升至23.5%。

  可以看到,虽然第三季度预期“上涨”的人数有所上升,但预期“下降”的人数同样在上升,且预期“下降”的人数占比增长幅度高于预期“上涨”的人数占比,这说明第三季度市场信心仍在下行。

1

  从2019年第一季度至2025年第三季度对下季度房价预期的整体趋势来看,曾经出现过多个明显变化节点,这些节点与整体市场变化有所呼应。

  如2019年第三季度至2020年第一季度,居民预期房价“上涨”的人数开始下降,预期“下跌”的人数明显开始提升。这一期间也是全国许多城市房价阶段性高点,随后受调控政策影响逐步回调。

  随后是2021年第二季度起,居民预期房价“上涨”的人数再次持续明显下降,预期“下跌”的人数持续提升,一直到2022年第二季度,居民预期房价“上涨”和“下跌”的人数首次持平,随后居民预期房价“下跌”人数开始反超预期房价“上涨”的人数。2021年也是近年来甚至未来很长时间来房地产市场成交规模的最高点,随后市场规模进入持续缩量阶段。

  从目前来看,市场信心已明显进入低位,修复信心仍是当前重要任务。

1

1

  《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19.2%,比上季低4.1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62.3%,比上季低1.5个百分点;而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18.5%,比上季高5.6个百分点,且明显高于近两年水平。

1

  这一数据可以印证的是《2025年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22.71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2.73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53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1.37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4.81万亿元。

  逐月来看,2025年以来已出现多个月新增居民存款和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发生周期变化情况,如7月、8月居民存款连续两个月低于季节性增幅,同时非银金融机构存款相应增加。

  这一存款结构的变化,与近期资本市场回暖,居民存款“搬家”到股市等资本市场转移的趋势有一定关联。

1

  《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同样显示居民偏爱的前五位投资方式依次为:“银行非保本理财”“基金信托产品”“股票”“债券”和“非消费型保险”,选择这五种投资方式的居民占比分别为36.0%、26.4%、17.2%、14.8%和11.1%。

  聚焦到房地产来看,当前购房支出已经不在居民选择的前列。

  2025年前三季度,在未来三个月准备增加的支出项目中,居民选择的前五位依次为:旅游(31.6%)、教育(31.5%)、医疗保健(26.1%)、社交文化和娱乐支出(21.9%)、大额商品(18.7%)。

  而在2022年第一季度之前,“购房”长期保持在居民选择的前四水平。

  2019年至今,对未来三个月准备增加的支出项中,购房比例最高的是2019年第一、第三季度,达21.50%,随后开始下滑。

  从排名来看,2020年第一季度选择“购房”的排名最高,达第三,仅次于教育(31.5%)和医疗保健 (29.4%)。除此之外,2019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一季度,“购房”排名大多在第四,仅2019年第四季度和2021年第三季度排第五,前四项分别为教育(28.9%)、旅游(28.3%)、医疗保健 (27.5%)和大额商品(21.3%)。

  2022年第二季度,“购房”选项排名明显下降,仅排第六,此后仅2022年第四季度回到前五,其余季度均在第六或第七位。

  2025年至今,《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仅公布未来三个月准备增加的支出项目的前5位,“购房”连续3个季度不在其公布范围内。

  从近年来准备增加的支出项变化来看,除了教育、医疗保健始终占据前列之外,旅游、社交文化和娱乐支出的排名明显上升,这说明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物质生活的范畴,而是开始向精神生活层面转移。

1

  中国人民银行按季度发布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可以被认为是居民消费、投资潜力的风向标。

  从当前公布的金融数据以及《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看,居民对未来经济预期的谨慎态度仍较明显。

  从数据和趋势变化来看,当前居民的投资意愿有所上升,但购房意愿明显下降,购房意愿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对房地产市场的信心不足。

  从对未来的投资和消费倾向来看,“旅游”已连续两个季度超过“教育”,成为支出首位。这一方面可能与寒暑假集中在下半年有关,另一方面,从“社交文化和娱乐”支出排名同样上升也可以看出,当前人们对精神生活层面的追求正在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