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网讯 (亚晨/文)4月份,部分城市受疫情影响,房地产市场整体仍旧低迷,下行压力加剧。
克而瑞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其重点监测的30个城市4月份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下降18%,同比跌幅扩至58%。土地市场方面,截至4月27日,全国300城经营性土地4月总成交建筑面积仅6537万平方米,同比降幅近六成,成交规模仍处于历史地位水平。
楼市成交普遍惨淡
具体看成交方面,一线城市环比下降19%,同比下降47%;26个二三线城市愈加惨淡,环比下降18%,同比跌幅扩至60%。
从区域来看,长三角地区市场近乎全面熄火,受疫情影响,上海楼市进入停摆状态;杭州、宁波、合肥、南京等市场走弱,苏北地区市场全面承压;京津冀地区仅北京市场有所转暖,天津、河北市场观望情绪依旧浓重;大湾区市场复苏进度弱于预期,广州市场缓慢复苏,但刚需观望情绪浓重,增城、南沙、花都等外围区域库存积压,成交未见起色。深圳仍未扭转颓势,佛山、东莞、惠州等市场继续蛰伏;中西部地区市场褪色,武汉、成都、重庆等市场羸弱,西安、郑州等区域分化加剧;山东半岛市场转弱,济南、青岛等市场热度下降,济宁、烟台等市场继续调整。
市场下行压力加剧下,百强房企前4月累计业绩降幅,也较一季度进一步扩大。从单月业绩情况看,也处于近年来同比降幅的最高水平。
根据克而瑞研究中心报告,TOP100房企4月份仅实现销售操盘金额4284.7亿元,环比降低16.2%,同比降低58.6%。累计业绩方面,百强房企1-4月的整体业绩规模同比大幅降低50.2%。
整体来看,目前行业风险尚未出清,市场仍处于深度调整期。克而瑞研究中心认为,抓销售回款、提升自身造血能力,保证现金流安全、优化债务结构、防范流动性风险是企业保持财务定力及稳健经营的关键。
超过三成TOP50房企未拿地
从企业拿地方面来看,在多个热点城市首轮集中供地开启之下,房企单月拿地金额略有回升,但谨慎态度并未好转。
根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监测,销售TOP50房企单月拿地金额接近1000亿元,环比上涨127%,但同比仍下跌69%。前4月有超过三成TOP50房企未拿地。由此可见,市场下行及资金紧张带来的投资压力,并未随着部分城市土拍火热而幅好转。
从1-4月拿地金额靠前的企业来看,拿地金额TOP20中,超过半数是国企、央企,仅有碧桂园、龙湖、滨江、大家房产等少数民企。其中,万科、绿城、建发、华润置地、中海等企业拿地金额均超过250亿元。
克而瑞研究中心指出,当前规模化的国企、央企在核心城市拿地优势较大,尤其是部分集中供地城市“让利”之下,优质、高性价比地块补充可售货值的同时,也优化了企业土储结构。民企中,受益于集中供地,一些区域深耕的房企表现较为突出。另外,在拿地金额TOP10中,仅有3家企业拿地金额同比上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当前土地市场低迷和企业拿地的谨慎性。
报告显示,截止至4月末,新增货值百强门槛达到26.7亿元,环比涨幅较大,但同比依然下降52%;投资金额、建面百强门槛分别为8亿和21.3万平方米,同比降幅分别为54%和35%。其中,5家房企年内新增货值超过500亿元,万科以797.7亿元位列第一,华润、绿城、滨江和中海货值也超过500亿。
此外,百强房企1-4月整体拿地销售比达到0.14,仍处于低位,但较上月末提升0.04。报告认为,主要受到集中供地影响,尤其TOP20强房企的拿地销售比在各梯队中最高。可见集中供地主要是头部房企拿地的战场,其他房企投资空间极小。
预计三季度多数城市企稳
单从4月份来看,有超过40城市出台救市政策,但效果有限。市场需求及购买力透支、信心缺失等根本性问题仍未改善,难以扭转市场持续下行的颓势。
对此,克而瑞研究中心认为,未来房地产市场能否真正回稳,关键在于更大力度的刺激政策落地,尤其要下调核心城市二套房首付比例,才能有效激活相对充裕的改善性购房消费。预计核心城市市场有望三季度触底回稳,三四线城市调整周期更长,唯有等待一二线城市市场回稳,三四线城市才有轮动回稳的可能性。
此外,在楼市回暖的预期下,预计土地市场也将有一定程度的回温,但不同城市的回温速度将有很大差异,即使是集中供地的核心城市,也有的城市土拍遇冷较为严重。对于有资金实力的企业,当前正是拿地的窗口期,选择合适的城市、项目,逆市增加优质土储对于企业未来发展有较大助益。而对于资金仍然偏紧的大部分民企来说,还应该继续寻求合适的合作机会。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中房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