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国际资本瑞士合众集团进入中国的第六个年头。这家管理着超过300亿欧元的全球私募市场投资管理公司,主要投资于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二次基金份额转让投资和直投)、私募债权、私募房地产及私募基础设施类项目。在观察中国PE产业的发展和变化多年后,合众集团试图在中国复制出其在全球的投资布局。
负责合众集团中国区投资的是投资圈的“老兵”余根灵,这位曾在今日资本和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担任要职的投资人,主导投资了京东、麦考林等经典项目。日前,余根灵向《中国房地产金融》介绍了合众集团对中国PE行业、中国房地产行业的观察。
国际资本的中国演化合众集团的中国之路,是从F O F(F u n d o fFunds,专门投资于其他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开始的,即成为中国本土基金的LP(Limited Partner,有限合伙人)。
尽管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不影响国际资本对中国市场的青睐。在合众集团看来,国际资本欲投资亚洲,中国是必须投资的重点之一。然而,作为外资,陌生的中国市场环境让合众集团分外谨慎。
不熟悉中国环境,就从风险相对较低的FOF业务板块开始做起,这是合众集团刚进入中国时的投资策略。根据合众集团提供的数据,FOF业务板块是合众集团最大的业务板块,合众集团管理资产中有超过50%的资产流向了FOF领域。这一策略让合众集团被中国市场定义为只做FOF业务的国际资本,从开始投资于中国至今,合众集团已经投资了十余家中国本土基金,包括鼎晖、弘毅、今日资本、软银中国等。
先投资基金再由基金来找投资项目的做法,让合众集团间接感受到中国经济的高成长,但新的困扰随之而来。“由于合众集团FOF业务在中国做得十分成功,市场就将合众集团定位于只投资基金的国际资本。事实上,我们也做直投。”余根灵无奈地说道。
亚洲是合众集团全球投资布局的重点,合众集团必须尽快摆脱其只投基金的市场印象。余根灵此前为直投背景,曾担任过红杉中国的副总裁,任命余根灵为中国区主管让合众集团将全球投资板块布局复制到中国的愿望又前进了一步。
“我们新加坡的房地产投资团队正在扩张,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团队也搬迁到新加坡。目前上海团队以直投为主,但我们对中国的房地产、基础建设还是很有信心,希望能够将全球的平台在中国复制起来。”余根灵进一步解释说。
不久前,余根灵结束了合众集团在中国成立了长达6年之久的办事处,在上海成立了一家合众集团全资子公司,专门负责合众集团的中国投资业务。这一举动意味着,合众集团在进入中国6年后,终于决定开始大施拳脚。同时,合众集团还正在筹划它们的第一只人民币基金。
中国PE的挑战根据合众集团提供的数据,合众集团已经在中国投资了8亿美元的资金,其中有一半资金最终投向了中国本土基金。“我们跟着中国本土基金一同成长。”余根灵笑言。
在合众集团看来,中国PE行业的发展机会是巨大的。尽管目前的PE市场正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些基金野蛮地打价格战争夺一些准上市项目。但余根灵认为,“中国的PE行业面临洗牌,洗牌之后的胜利者会是例如中信、红杉这样的有品牌的大型平台公司,或者是例如华人文化产业基金这样的专业化的投资公司。”
在做基金投资的时候,合众集团更偏向于专业基金。一只基金对其所投向的行业是否能够有很深的理解成为余根灵的投资法则。在做投资前的尽职调查时,合众集团一般会调查目标基金是否有具有眼光做决策的投资人。
余根灵更希望目标基金的具有眼光做决策的投资团队能稳定且快速复制,但更为现实的情况是中国PE行业人才流动性强,往往只有基金创始人能够始终坚守。“中国的大多数基金管理者的个人影响力太大,其团队投资能力可复制性太差,离开这个管理者整只基金都会黯然失色。所以我们投资的时候也很纠结,大多数时候只能将就投。”余根灵表示。
尽管中国PE行业面临的挑战颇多,合众集团相信中国的PE行业还有着很大的盈利空间。除了以GP角色直接参与投资以及以LP角色投资基金外,合众集团也将资金投向二级市场。“中国基金的退出渠道并不多,因此有着很大的二级市场机会。一些基金的LP想退出套现时,我们可以将他们持有的股份买下来。”
谨慎乐观看待房地产“此外,中国PE行业发展时间并不长,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一定会产生很多可投资的领域,例如我们看到未来的城镇化是很大的投资机会。”余根灵补充说道。
合众集团在中国还投资了一只房地产基金,这是合众集团在中国房地产行业的谨慎试水。“合众集团内部对中国房地产看法较为保守。”余根灵表示。
不过,作为中国区的投资负责人,余根灵本人却对中国房地产行业持乐观态度。他认为,在人民币无法自由结汇、国内投资渠道有限的前提下,市场上的大量闲置人民币资金,只能投向房地产市场。
“中国房地产市场不能用单纯的供求关系来判断,我们在香港和深圳投了几个房地产项目,我们并不担心房地产泡沫。”在余根灵看来,合众集团在中国投资房地产时之所以谨慎,是因为好的项目难寻且竞争激烈,“现在房地产项目的价格可能不是最便宜的时候,盈利空间有限。”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中房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