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贷资金违规流向房地产行业行动已有了阶段性成果。
9月7日,中国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在房地产金融监管机制方面称,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专项排查已基本完成,对发现的违规问题督促建立台账,逐项整改至“清零销号”。
信贷资金违规流向房地产一直是金融监管的重点方向。去年至今以来,个人经营贷款违规流入楼市备受瞩目,从中央到地方,监管部门针对房地产金融密集发声,要求围堵资金漏洞、规范市场秩序、落实监管。
1月份,北京、上海、广东等热点城市率先展开经营贷、消费贷违规入房市自查和监管检查。到了3月份,北京、上海、广东等多地陆续公布了自查结果。北京自查发现涉嫌违规流入北京房地产市场的个人经营性贷款金额约3.4亿元;上海自查发现有123笔经营贷和消费贷涉嫌被挪用于楼市,共计3.39亿元;广东自查发现广东地区(除深圳外)问题资金共2.77亿元,涉及920户,其中广州方面涉嫌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问题贷款金额1.47亿元,涉及账户305个;深圳通报结果显示,深圳提前收回21笔、5180万元涉嫌违规贷款。
与此同时,随着政策不断升级,严查消费类贷款、房抵经营贷等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行动扩至全国。
3月26日,银保监会、住建部、央行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各银保监局、地方住建部门、央行分支机构联合开展一次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问题专项排查,于2021年5月31日前完成排查工作,并加大违规问题督促整改和处罚力度。
在这场行动中,厦门率先行动,6月4日厦门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发布消息称,查实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2725笔共计17.93亿元,其中确认被“炒房”组织直接套取114笔共计1.01亿元。
自查还没有结束,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持续加大对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问题的监督检查力度,纷纷开出多张因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的罚单。从公布处罚案由看,主要包括个人经营性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等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
6月8日,北京银保监局发现4家银行约有3000万元的信贷资金涉嫌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7月27日、28日,上海银保监局相继公布罚单28张,其中仅有4张罚单不是因涉及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被罚。8月6日,广东银保监局一连开出12张罚单,工商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广发银行下属分支机构因涉及经营贷、消费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被罚,罚款金额合计1090万元。
8月7日,深圳银保监局公开“深房理”事件调查结果,查明“深房理”相关人员涉嫌伪造国家机关公文、提供虚假资料套取贷款,以多次转账、化整为零、提现等方式规避资金流向监控等扰乱金融市场秩序的行为,共涉及住房按揭贷款、经营贷和消费贷等不同类别,问题贷款金额合计10.64亿元,其中,涉及经营贷3.80亿元。
9月1日,上海银保监局开出3张罚单,平安银行、招商银行下属分支机构及责任人被罚,罚款金额合计115万元,案由均是部分个人贷款变相用于购房。
银保监会官网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按公布日期)显示,截至8月30日发稿,银保监系统下半年以来已披露1024张罚单,包括银保监会开出11张、银保监局本级开出380张、银保监分局本级开出633张。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所领到的罚单中,有67张处罚案由与违规涉房贷款相关,信贷资金违规入楼市金额不乏百万元级别。
严查之下,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势头得到遏制。
9月7日,中国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介绍,银保监会持续完善房地产金融监管机制,防范房地产贷款过度集中,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专项排查已基本完成,对发现的规问题督促建立台账,逐项整改至“清零销号”。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中房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