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媒体消息称,9月底有多家银行传达监管部门的通知,要求各地分行加大对房地产融资的支持力度。具体指标是要求每家大行年内对房地产融资至少增加1000亿元,融资形式包括房地产开发贷款、居民按揭贷款以及投资房地产开发商的债券。
根据消息内容,目前包含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交通银行等6家国有银行均传达了监管要求。
一位民营房企的融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据其了解,该消息属实,但其表示“央企、国企开发商是此次新增融资额度的主要对象”。
近几年房地产贷款余额增速持续下降,并在2020年之后,低于各项贷款增长水平。2022年6月末房地产贷款余额增速仅为4.2%,不及2021年同期增速的一半,仅是同期各项贷款余额增速水平的三分之一。
另一组数据显示,当下新增的房地产贷款占比创新低,出现骤然紧缩。2022年6月末,房地产新增贷款累计新增0.67万亿元,占各项新增贷款金额的比例仅为4.9%,占比创近年新低。2021年之前,新增房贷占各项新增贷款的比例大多超过20%,目前的占比仅为之前的大约四分之一。
根据9月5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监管部门将突出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行业的支持。其中包括,保障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合理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一位业内人士称,上半年六大行对房地产行业的按揭贷款、开发贷款合计也是6000亿元左右,如果下半年新增这6000亿元能够落地,则等于这六家银行下半年注入房地产行业的贷款需要实现倍增,对于提升房地产行业的流动性和促进行业回暖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对于这次融资的主要流向,他表示,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这笔资金必然会注入信用状况和现金流比较好的地产国企央企。
他认为,这6000亿元将会以抵押借款、按揭贷款、开发贷、流贷、购买债券等形式注入楼市,虽然仅仅只是针对六家商业银行而言,但却代表了金融领域政策面对于促进楼市回暖的一个信号。从次事件来看,后期房企的融资渠道确实有借此机会有所拓宽之势。
广东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银行过度奉行“雨天收伞,晴天送伞”的策略,造成了房地产的大起大落——在楼市下滑的时候,由于资金链紧张,开发商打折促销,导致房价和地价循环下跌,进而导致抵押物对银行债权保护效果的下降,接着银行收紧融资,进一步收紧开发商的资金状况。为避免系统性风险和整个预期每况愈下的恶性循环,就需要及时纠偏。
监管层的及时介入,加大融资力度,确是落实关于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的融资需求的举措。他表示,在具体实施中,要把房地产项目跟企业的融资分开,房地产项目公司和企业本身是相互隔离的法人实体,要确保项目封闭运转来确保资金内部循环。此次监管部门指示加大资金投入是有利于房地产融资正向循环的,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实质性影响。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中房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