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对于天朗控股集团来讲,可预计的将被媒体关注的大事中,除了在香港上市之外,还有进军北京。这个从2010年开始第三次创业的西安房企,如今正在在“拓展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西南等中国一线热点经济圈”的战略方针指引下布局全国,2014年现身北京将成为其全国化发展道路上的重要一步。
三种方式准备进京
2013年9月17日,天朗控股董事长孙茵在中国房企品牌价值测评发布会上接受中房网专访时透露,天朗北京团队已经正在筹备中,而对于北京住宅土地市场上较高的资金门槛,孙茵表示,天朗已经准备了三套方案。第一种是以产业的方式进入,做区域综合性开发。天朗的文化、商业、旅游和产业地产项目很受政府关注,这种项目进入门槛较低,技术含量较大,这恰恰是天朗的优势所在,因此,通过产业的方式进入中国最先进的城市“应该没有太大难度”。
第二种是传统的招拍挂,但众所周知,北京土地市场向来是全国化大房企的必争之地,2012年以来,随着大房企回归一二线城市的趋势逐渐加强,首都的进入门槛也在不断提高。天朗将选择与资本合作,避免势单力薄的尴尬。而事实上,天朗已经与鼎信长城基金、诺亚财富等机构合作,拥有较好的资本和金融平台。
第三种方式是寻找当地的优秀开发商,通过项目的股权合作打入北京市场。
孙茵认为,中国的主流房地产市场一定是在中心城市,因为中小城市市场地域化较强、不平衡性较大,且不太具有共性,可复制性也比较差,所以作为全国连锁的企业进入三四线城市风险会比较大,这也正是为什么天朗只选择热点经济圈的原因。到目前为止,天朗已经进入除西安之外的10余个省会、中心城市,到明年底将扩展至15个,基本实现全国化的基础性布局,2015年完成20个中心城市的布局也将实现企业的全国化,明年进军北京是其中的重要一步。
文化概念促进香港上市
上市,对于一个规模不断扩大的企业来讲,意味着长期稳定的资金渠道、知名度的提升、更大的市场空间等等。但对于香港上市,在天朗控股集团董事长孙茵看来仍需客观看待,“香港市场对房地产的PE特别低。基本上是资产贱卖的状态”,虽然增加了融资渠道,可以通过反复发债补充地产开发的资金,但是对企业本身也有很多负面影响。如何搭建天朗的资本平台?对此孙茵及其团队有很多思考,一种是整个地产包的直接融资,一种是以地产作为城市开发的平台来搭建多种轻资产的上市融资方式。相对来讲天朗的第二种优势更大,尤其是融合了很多文化概念,它的上市主体会多一些,PE会高一些,直接融资量会比直接拿地产上市的量要多。
孙茵告诉中房网,天朗控股明年下半年将在香港上市,目前正在积极进行战略上尤其是法律治理结构上的调整。“我们希望在海外上市的环节上搭建更加合理的海外融资渠道”。
做好企业就是最大的公益
2013中国房企品牌价值测评发布会现场接受中房网专访时,孙茵在房地产之外对“企业家责任”这个话题也有深刻解读。
孙茵本人2013年当选了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西北片区主席,她承认西北地区环保压力非常大,但其实阿拉善这个组织还有除了环保公益之外的另一层意思,即希望通过环保公益这个工作推动企业家自身的成长。西安,十三朝古都,在孙茵看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城市聚合能量也大,但是这里皇家文化思想太浓,人的心态普遍比较封闭,开发性和进去度不足,换句话说,是企业家精神不足。这个西安本地的女企业家,第一届阿拉善SEE西北片区的主席,未来的理想是望通过阿拉善组织,推动西北环境的改善,组织很多交流的活动,在一个大的平台下,促进西安的企业家的成长。
实际关于企业家精神,柳传志“在商言商不谈政治”的言论曾引起一片争议,孙茵谈及企业社会责任时向中房网表述“把企业做好实际就是最大的一个公益”,但房地产这个行业有很大的特殊性,它和城市、国家的关系非常紧密,开发商天然有个建设城市的责任,其受政府政策影响又很大,开发企业要做好,要实现企业的社会责任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一定程度上讲,对现行政策的不足,作为企业家有责任为自己发声,为行业的健康发展争取支持。
文化力量推动转型
天朗从2001年成立至今经历了三次创业,用董事长孙茵的话来讲,每一次创业的主题都是“梦想”,梦想的过程都有几个核心的内容,一是希望推动家乡的发展,这是企业核心价值的所在。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天朗的梦想也开始更高远更宏大,上升到国家梦想时,具化为“推动城市的产业植入和产业升级”,而在这种企业转型推动城市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文化的力量价值凸显。
经过十余年的创新,定位于中国城市发展运营商的天朗控股在参与中国城市发展运营过程中,深刻理解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需求,注重城市文化的发展、传承与保护,积极探索产业经济植入、文化传承与区域运营的有机结合,将城市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发展需求相融合,形成“产、商、文、旅”四大产业为核心的产业运营模式,推出产业园区和文化集两大产品形态,并成立专项研究院、产业投资基金,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解答了“以人为本”的宏伟命题,为中国的城市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并率先探索出一条践行之路。
对于企业的转型道路,孙茵以文化集和产业园为例,因为产品已经定型了,所以目前转型非常顺利。这两类产品线都比较清晰,目前在各个城市都是这两个产品线开发,市场空间比较好,目前通过产业型的项目,成为我们进入城市的主要产品。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中房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