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诗地产董事长田明的故事,从表面看来近乎完美地诠释了“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的名言。
迄今为止,在众多媒体对田明和朗诗的采访中,都不惜字纸地将田明描述成一个理想主义者,总是喜欢不遗余力地阐述着田明如何在仕途正盛之时却选择了艰难的下海经商,以及他又是如何在那个房地产开发最疯狂的岁月里,却始终保持着对绿色建筑那一份近乎偏执的痴迷。
然而,如果仅仅只是将田明和理想主义者之间画上一个简单的等号,似乎无法完整诠释田明和朗诗的成长。
在一个更为现实的层面,当田明选择告别庙堂飘零江湖的那一刻起,作为一个旧体制下培养出来的精英分子,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中,他逐渐褪去了知识分子那份文弱的书卷气,历年江湖征战,商场厮杀,早已淹没了文气,露出的是商气、霸气,甚至流露出几许资本渴求的本色,因为离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唯有遵循胜者为王的现实逻辑才是王道。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在田明从公务员到企业家的蜕变过程中,虽然几经洗心革面,但却始终保持着一份理想主义者的情怀。但仅仅只是将田明作为一种理想主义者的典范,而忽略了其背后的现实逻辑,那么今天的朗诗充其量只是一个“环保界最懂地产,地产界最懂环保”的网络笑话,而不可能成为绿色地产中的翘楚和这个领域中为数不多的上市公司。
事实上,田明每一次近乎偏执的选择和坚持的背后,都是一个个最现实的理由。盘点朗诗的成长轨迹,清晰地展示了田明的战略布局。正如一位熟识田明的业内人士所点评的那样,田明是企业家中为数不多的战略型高手。
2001年,当田明辞去公职下海创业的时候,就说服公司的董事长组建房地产公司,当时田明的想法很简单,他认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决定了房地产这个行业的兴起。
接下去发生的事情印证了田明的判断,尽管在资金、品牌和开发管理经验上并不具备什么优势的朗诗,却凭借着中国房地产市场方兴未艾的大势,开发的第一个项目——熙园就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这个项目的成功不仅为朗诗和田明带来了第一桶金,也为朗诗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不过,对于田明而言,初次创业成功的喜悦并没有维持多久。
2004年初,南京市公开招拍河西新城的奥体地块。朗诗拍到一块主要用于建超高层商业大楼的地块,并混搭了一部分住宅用地。但问题很快出现了,因为创业之初,田明就为朗诗定下了做阳光型企业的基调,所以朗诗所有的商业行为都是遵循公开、公平的商业竞争逻辑,田明更不会利用原来政府官员的身份通过非市场化的手段来提高朗诗的竞争力。因此,当朗诗拿下河西地块后,很快发现同周边诸如万科这样的竞争对手相比,无论在楼板价、开发管理能力、成本控制和品牌效应等各个方面,朗诗都几乎毫无竞争优势可言。
事实上,早在操盘熙园的时候,田明就开始为朗诗的下一步发展做战略规划。在北京他接触到了锋尚开发的绿色节能环保型的高科技地产项目,田明当时就被吸引住了,直觉告诉他这将是行业真正的趋势,更是朗诗在未来发展中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同那些龙头企业形成差异化竞争的利器。
于是在面对河西项目时,田明力排众议,几乎以一人之力艰难地说服了整个董事局成员让朗诗投身绿色地产领域,而这一次重大的战略调整也为日后的朗诗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当然,更主要的是,接下去发生的一切也再一次印证了田明选择的正确性。
2005年1月,朗诗河西项目也就是日后那个为朗诗赢得第一声市场赞誉的“南京朗诗国际街区”开盘,彼时南京寒冷潮湿的天气给了科技住宅绝佳的展示机会。项目最终以相较周边楼盘接近一倍溢价成交了七十多套,新产品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尽管,无论在当时还是朗诗日后对绿色地产的坚持,都证明了当年田明这个战略选择和决策的正确性,但业界对此依旧存在着非议之声,认为田明当年的选择过于狭窄和偏执,多少有点孤注一掷的味道。
若干年后,当已经是朗诗董事长的田明回首朗诗成长的点点滴滴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确实,过去房地产行业钱太好赚,没什么人愿意做技术研发。
但是,随着市场增长平稳,竞争加剧,房地产行业将迎来行业的洗牌时期。我希望朗诗这些年专注于绿色建筑技术的努力,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地度过这段风险时期。日本的积水和大和公司是两家优秀的房地产公司,实力很强。在日本资产泡沫破灭的阶段,它们依靠技术上的优势和定制、代建等多种服务业务,成功抵御了危机冲击的汹涌波涛,现在成为了行业的佼佼者。这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这似乎是一个战略高手对一切质疑的回应,而且,一个更为重要的事实在于,盘点田明近10年来在公开场合的每一次发言,我们不难发现,他所述说的内容,除了在文字排列组合上的不同外,其内生逻辑是惊人的一致,这也再一次体现田明作为一个战略高手所表现出的另一种品质——坚持。
正如田明所言,“从企业文化方面来讲,朗诗是一家真正拥有价值观导向的正派公司。朗诗成立近十二年,除了市场机会外,真正支撑这个企业发展的,不是资本、土地和技术,是企业文化让朗诗从一无所有走到了今天。”
相信,这一番话才是田明内心真正的独白,也是真正能够诠释田明“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的唯一密码。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中房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