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各地继续加强楼市调控力度,限购、限贷、限售、限价层出不穷。
克而瑞研究中心监测统计的数据显示,5月,房企销售金额呈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碧桂园、万科、保利、首开、荣盛发展等企业环比降幅超过10%;阳光城、正荣、金科、雅居乐降幅超过30%;万达、泰禾、路劲等企业销售金额环比降幅均超过50%。
然而,土地市场却逆势上扬,房企的拿地热情依旧。
供地节奏加快
《东地产财经周刊》(以下简称“《东地产》”)了解到,6月12日和6月13日两天,苏州市集中出让19宗地块,其中包括商服用地10宗、宅地8宗、文体娱乐用地1宗。这19宗地块总出让面积80.9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4.64万平方米,总起拍价达39.24亿元,保证金11.77亿元。
除上述19宗土地外,苏州6月份还将出让23宗地块。这也意味着,6月份苏州将共计出让42宗地块,总起始价也达到了98.27亿元。
4月6日,住建部和国土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近期住房及用地供应管理和调控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商品住房库存消化周期6-12个月的,要增加供地;6个月以下的,不仅要显著增加供地,还要加快供地节奏。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13日,2017年年内,全国卖地最多的50大城市合计卖地金额达到了11333.8亿元,与2016年同期的8439.3亿元相比,同比上涨幅度达到34.3%。分城市来看,土地出让金额高的城市仍然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北京、武汉、广州等12个城市卖地收入超过300亿元。
与此同时,三、四线城市土地出让金有明显上涨,佛山卖地收入为359亿元,嘉兴269亿元,温州253亿元,宁波卖地收入也高达243亿元,甚至超过了济南、南昌等二线城市。镇江、沧州、漳州、金华等东部三线城市的土地出让金额均超过120亿元,同比增幅超过100%。
有业内人士向《东地产》表示,从城市结构来看,部分三线城市的土地交易规模相对较大、溢价率也明显超过50%。后续对于热点三线城市的地价泡沫问题也需积极进行关注。从后续市场趋势看,预计未来供地节奏会加快,房企拿地的机会将增加。
房企逆周期拿地
尽管在“四限时代”下,楼市交易量有所下降,但在土地供应放量背景下,房企拿地热情依旧。
6月8日下午,位于长沙岳麓区滨江片区的长土网018号地块被碧桂园竞得,总价12亿元,折合楼面地价8142元/平方米。尽管只有四家房企参与竞拍,但竞价次数仍然达到150轮,溢价率也达到150%。整个竞拍过程历时4个半小时。
兴业证券研究显示,截至2017年4 月底,龙湖通过公开市场拍卖/收购等方式一共获取21 个新项目,总建筑面积达到444.9 万平米,权益建筑面积为302.6 万平方米,权益土地款为210.9 亿元,平均楼面地价仅为6969 元/平方米。
“逆周期拿地是不少房企认定的拿地策略,而且为了企业安全运转,持续扩张,需要补充土地储备。”有业内人士表示,尤其为了抢得去年楼市上升窗口期,出售大量存货的房企,更需要积极补充库存,才能保持有稳定的销售回款和企业发展。
《东地产》记者在某某机构的《2017年1-5月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排行榜》了解到,今年前五月,碧桂园、保利、恒大、中海、龙湖拿地金额位列行业前五。其中碧桂园累计成交总价为643亿元;保利累计成交总价为525亿元;恒大成交总价为491亿元;中海成交总价为455亿元;龙湖成交总价为396亿元。
另据中原地产的统计,截至6月7日,今年已经有25家企业拿地超过百亿,其拿地总金额已经超过6554亿,同比2016年同期拿地最多的25家企业的总支出上涨了58%。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房企加大布局**三四线城市,如中梁地产在常州、赣州、芜湖、丽水、信阳等城市拿地,祥生地产在绍兴、泰州、芜湖等3个城市加重布局,拿地热点开始向热点城市周边城市转移。
分析人士指出,土地市场“逆势”上扬,一方面是由于土地供应放量,且价格相对不高;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房企拿地补仓意愿强烈。但因土地市场往往表现出滞后性,预计到今年第三季度,土地市场的热潮可能会出现一定降温
新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欧阳捷则告诉《东地产》:“很多房企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货币政策收紧对房企现金流的巨大挑战,还在幻想未来存在调控放松的小经济周期,依然在储备土地、盲目扩张,未来很可能会陷入困境。”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中房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