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讨要待收的3174.8万元余款,绿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502.SZ,以下简称“绿景控股”)将曾经的医疗合作伙伴诉诸法庭。
12月3日,绿景控股公开披露了案件始末。去年8月,绿景控股通过议案,公司全资子公司广州明安将持有北京明安100%股权、明安康和100%股权出售给河北明智未来。但是截至目前,明智未来未完全支付款项。
12月4日,一位接近绿景控股的人士告诉记者,绿景控股已对这笔违约款计提了232.57万元的减值准备。如果这笔尾款不能收回,将对绿景控股本来已经陷入亏损的业绩造成更大打击。
9年间四度转型
绿景控股前身是海口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最初从事新型燃料与炉具业务,后介入房地产业务,曾被广州恒大收购,但恒大接手后公司业务并无明显起色,2006年将其转让给广州市天誉房地产开发公司,改名“绿景地产”。
自此之后,绿景控股便踏上一条坎坷的转型路。2010年,由于公司融资、获取土地困难,绿景控股决定剥离地产开发业务,置入酒店管理资产,转型为“专注于经营高端酒店、写字楼;受托经营管理酒店、品牌输出及服务咨询的上市公司。”
2014年,绿景控股再次筹划转型,拟募集资金投资于柬埔寨年产400万吨生物质能源原料木薯种植及加工产业化项目,同样未果。
在如此多样化的转型中,医疗大健康之路是绿景控股走的最久的。4年前,在大房企经营业绩节节攀升之际,绿景控股毅然决定在继续去库存的同时,向医疗服务行业转型。2015年,绿景控股曾计划募集过百亿资金布局妇幼医疗服务领域。
2015年3月,绿景控股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达成战略合作。9月,绿景控股发布100.5亿元定增预案,将所募资金用于建设包括北京儿童医院集团肿瘤医院、北京儿童医院集团儿童遗传病医院、通州国际肿瘤医院以及南宁市明安医院在内的4个实体医院,此外还有一个肿瘤精准医学中心、儿童健康管理云平台和医疗健康数据管理平台两个平台。
按照计划,若定增完成,绿景控股即能顺利完成转型。绿景控股曾预计,若项目成功实施,5年内上述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带来的收入可累计达到百亿元以上,累计实现的税后利润在20亿元以上。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最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市儿科研究所终止了与绿景控股之间的合作,上述计划最终付诸东流。
2018年2月,绿景控股曾对部分医疗服务行业资产进行大额增资,即广州明安对北京明安增资1.5亿元。增资完成不足半年,绿景控股则公告出售医疗资产。
绿景控股在职员工向记者坦言,“公司经历过多次转型,均未取得明显效果,地产业务被多次出售,而后续转型酒店、写字楼,转型农业、转型医疗大健康也未取得成功,一直未找准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
据天眼查显示,截至目前绿景控股实际控股的健康产业仅剩广州明安一家。
难以支撑的“转型梦”
培育了4年的大健康项目并没有给绿景控股带来可观的业绩。
从历年绿景控股的年报中可以看出,2015年医疗行业带来的收入仅4.83%。2016年,房地产业务销售带来的营业收入仍占大头,在公司总体营业收入的占比进一步上升至93.28%,物业管理收入仅4.66%,医疗服务带来的营收占比更低,仅2.06%。
时至2017年,绿景控股退出房地产的动作基本完成,房地产销售带来的营业收入锐减至总收入的3.06%,物业管理收入上升至总收入的73.11%,但是,根据绿景控股2017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17年营业收入中,医疗服务仅实现收入525.75万元,同比减少了14.73%。
从绿景控股发布的2019年度前三季度的财报来看,公司营业收入、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均同比减少。
若第四季度绿景控股依然持续这种状况,那绿景控股或难逃全年亏损命运。
从目前绿景控股的财报上面来看,支撑绿景控股的“转型梦”的似乎只有物业管理这个业务项目。但是微乎其微的物业管理业务收入很难撑起一个上市公司的“门面”,从公司出售资产时发布的公告内容看,渐成“空壳”的绿景控股似乎也并不愿轮为“壳资源”。绿景控股发布公告中曾提到,医疗产业的出售此是执行公司优化后的战略举措。不过,在公司账面总资产仅有约4亿元且已经有一次失败经历的情况下,绿景控股未来在医疗大健康领域将走向何方仍然需要观察。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中房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