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万科与时下热门乐团新裤子合作,推出新歌《就是不妥协斯基》,引起了一阵轰动。
在媒体交流会上,郁亮表示这首歌是为“95后”准备的,现在“95后”对万科无感,因此特别着急。着实让人感到耳目一新。95后成长了起来,逐渐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与业务和财务上略显保守的风格形成了反差,万科每年都会制造一个话题点。从白银时代到活下去,到今年的归零,在行业趋势的预判上,可以说万科走在行业前端。
事实上,万科一直在变,不断创新发展思路,而保守的反面之一就是革新。保守带来稳健,创新带动前进,万科将二者的尺度拿捏得恰到好处。
房地产下半场,革新成为了房企获得更好生存的必然选择,现在已然是新常态。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前9个月,房企已经发生了516起高管人事变动。
从时间分布上来看,3月和5月是房企高管变动的高发期。在500多起变动之中,因组织变革、董事会换届带来的人员升任、调任、委任占据了不小的比例,因为房企们在“思变”。
组织架构思变:精准聚焦
今年以来,房企的组织变革频发,多家房企参与了架构的调整,从头部房企到规模房企均有涉及。
房地产行业的利润率下滑已成事实,适时的调整能减少不必要的工作环节,提升效率并减少人员开支。而调整的核心不外乎于精简总部,赋能一线。在调整的过程中,房企淘汰冗余人员,让更多优秀的人才走向管理岗位,将资金用在创收最大一线后而带来更大的效益。
2月,碧桂园对21个区域进行调整,拆分包括沪苏、安徽等地在内的15个规模较大的区域,碧桂园解释称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
3月,绿地香港成立湾区投资管理公司,将广东事业部合并。一系列整合之后,绿地将更好地推动湾区各项业务的发展。
今年上半年,旭辉先后完成了华北区域集团成立、太原并入西北区域事业部。自推进组织转型以来,旭辉已先后设立了7个区域小集团。
为顺应五期战略要求,远洋集团于5月30日挂牌成立北京开发事业部,对开发主业进行的组织架构调整已基本完成,目前形成了北京、环渤海、华东、华南、华中、华西6个开发事业部。
雅居乐则抓住存量时代的红利,紧贴市场热点成立城市更新集团,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深入华北及中原地区,打造城市更新前、中、后端的全链条运营服务,涉及旧村改造、旧厂改造、旧城改造及棚户区改造等。
用人策略思变:后浪激进
如万科所看到的,年轻一代正在走向台前。年龄之外,房企更看重高管的个人能力。与老一辈相比,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具有更广阔的思路和充足的干劲。
世茂福晟合并之后,年仅36岁的吕翼开始统领全局。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内连升两次,从世茂房地产的集团副总裁到公司执行董事、世茂海峡董事长,再到兼任世茂福晟总裁。
团队年轻化,是中梁的一大特点。加入中梁不到5年,李和栗晋升为这家千亿房企的执行总裁。今年6月,黄春雷辞任首席执行官,他接棒再次晋升为中梁控股的联席执行总裁。有资料显示,北方大区员工的平均年龄为31.6岁,35岁以下的员工占比80.2%,各级组织管理层的平均年龄是36岁。
年初,当代置业升任85后的谢鑫与90后的雷志鑫为助理总裁,分管山西与华东区域。80后女性韩慧华获得提拔,由万科财务管理职能中心合伙人升任执行副总裁和财务负责人,接替王文金的职务。
在碧桂园的“未来领袖”计划中,80后女性韩慧华获得提拔,由万科财务管理职能中心合伙人升任执行副总裁和财务负责人,接替王文金的职务。
职业经理人思变:各有追求
在这份变动名单中,跳槽仅占据了十分之一。不可否认,疫情的影响使得不少人放慢了跳槽的脚步。在房地产界,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自带明星光环,过人的能力是他们不断追求自我超越的底气。
九月初,入职新力仅半年的陈凯选择离开,对于离职原因,我们不得而知。半年时间里,陈凯对新力的组织架构、薪资绩效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对于下一步的打算,陈凯表示:继续自己干。实际上,在离开中南后,陈凯依然是中南控股董事局常务副主席、中南养老和中南菩悦的事业合伙人。
刘森峰自2019年加入实地以来,多次传出离职的消息,但都被否认。9月末,刘森峰的“各有渡口,各有归舟”刷遍朋友圈,印证了此次传闻的真实性。离职后,刘森峰有意回到南京发展自身产业。
5月底,加入力高13个月的王卫锋离开,辞任力高地产控股集团总裁一职,或许这里不是他田园梦的最终归处。下一站,他创业逐梦。
地产老将们也在寻求改变。
在佳兆业工作了17年的明星职业经理人在3月底辞任佳兆业执行总裁,距离2019年他在佳兆业的职位高点仅过去仅有1年多的时间。从广州万科总经理到深圳万科总经理,再到后来的南方区域EMT成员兼南方区域BG产城事业部首席合伙人、总经理,在一年的时间内,唐激杨经历了两次岗位变动。在新岗位上待了半年时间后,他为自己在万科职业生涯画上了句点。
发展不止,思变不停,最后是适者生存,“适”行业也“适”时代。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中房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