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嘉宝服务拟将摘牌”的热度,盖过了碧桂园服务年报的风头。
3月22日是碧桂园服务披露年报的日子,下午五点左右年报公告放出,四个多小时后,碧桂园服务(06098.HK)再发公告,拟将蓝光嘉宝从联交所除牌。
并购蓝光嘉宝(02606.HK)有了新动作,如之前的猜测,私有化或用壳重新包装业务,显然,碧桂园服务选择了前者。有意思的是,同一起收并购,资本市场给出的态度却截然相反。
碧桂园服务第一次放出收购蓝光嘉宝的消息是在2月25日,第二天股价大跌,8天内碧桂园服务市值蒸发了近300亿,而股价下跌也未就此打住,一直从2月26日延续到3月16日,从最高时接近69港元/股降至63港元/股。
而3月22日晚拟摘牌蓝光嘉宝的公告之后,今日开盘高开震荡,截至午盘报73港元/股,涨5.49%。目前,碧桂园服务市值已经超过碧桂园,其总市值为2154.82亿港元,碧桂园总市值为2110.99亿港元。
碧桂园服务时间点选得很巧妙,紧跟年报之后公布,一时间很难说清,股价的带动是并购摘牌,还是去年的业绩表现。
碧桂园服务有“并购老将”的称号,去年一年6起收并购,耗资44亿元将其推到“并购王”之位,规模之增,收入、利润随之提升。不过,随着涉足更多元的“新领域”,如保险、传媒等,成本投入在加大,“新业务”毛利率普遍下跌;主业比重逐步收缩,而“新业务”虽涨势可观,尚难挑起重担。
“2021年到2025年,碧桂园服务收入和利润将实现年复合增长达到50%以上”总裁李长江在网上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到2025年要实现千亿营收。
同时,碧桂园服务还为分项业务定下了具体目标,如社区增值服务营收近300亿,城市服务突破200亿等。反观当前,城市服务年收入为约9亿元,社区增值服务年收入约17亿元。
含有“水分”的利润
有了盈利的提前预告,碧桂园服务业绩上涨所带来的喜悦刺激没有那么强烈。毫无意外地,从收入、毛利、净利润等方面全线飘红,增幅也多在60%之上,不过这增长并不能全都归功于自身的经营努力。
2020年,碧桂园服务收入约156亿元,同比增幅61.7%;净利润约27.82亿元,同比增幅61.9%;股东应占利润约26.86亿元,增幅约60.8%。
增幅尤为惹眼的是毛利,较2019年增长73.6%,远在收入、净利润增幅之上。而值得琢磨的也是毛利,在两项成本开支合计超出2019年37亿元的情况下,仍能高比分领涨。
其中,服务成本从65.93亿元增至101.92亿元,增幅达到54.63%;商品销售成本从“无”净增1.06亿元,成本56.2%的增幅,与收入61.7%的增幅仅相差5.5个百分点。由此,在2020年收入较2019年增长59.56亿元,毛利增长额则仅有22.48亿元。
除了这两项成本开支,碧桂园服务在销售开支上,从2019年的0.67亿元增至1.36亿元,同比增幅达到103.3%,根据财报中解释,此项开支增加主要是收并购所带来的费用增加。相比之下,行政开支61.42%的增幅稍显“平缓”。不过,这还是在国家减免企业社保,省去了一大笔员工开支的情况下。
财报中提到,截至2020年底,碧桂园服务雇员有15.3万雇员,人数比2019年多了两倍,免去的社保费用可想而知,如若没有此项减免政策,碧桂园服务的行政开支增幅,自然也就不止现在的61.42%。
成本增幅与收入增幅“咬”得很紧,不过,碧桂园服务的净利润增幅却依旧亮眼,较2019年增加了近11个多亿,而这其中便少不了各种“外来收入”的加持。
2020年碧桂园服务“其他收益”约3.94亿元,较2019年增加了2.16亿元,同比增幅121.34%。碧桂园服务在财报中也列出了收益明细,这3.94亿元中,八成以上都来自投资的金融资产所获得的收益。
“其他收入”从2019年的0.51亿元增至2020年的1.21亿元,同比增幅137.25%。而“应占投资业绩”的利润贡献额在三者中属于最低,但增幅却十分可观,翻增4倍之多,从2019年的0.08亿元增至0.41亿元。
主营业务遭“分食”
“市场拓展力度加强,物业管理组合来源及业态更加多元化。”碧桂园服务在财报中把核心竞争力归于这两大类。不过“多元化”在丰富收入来源的同时,也在逐渐分食主营业务的比重,并且还在“拖累”整体毛利率。
物业管理服务是碧桂园服务现有五大业务的重头,也是收入的主要贡献力。2020年156亿元的收入中,物管服务以86.07亿元的收入扛起“半边天”,占比55.2%。
不过这55.2%的占比,较2019年的59.6%有所下滑,而且比重已呈现连年缩减的趋势。资料显示,碧桂园服务的物管服务收入占比从2017年的81%,到2018年的74%,到2019年的60%,再到如今的55%。
除了物管服务,物企“老三样”之一——非业主增值服务的比重也在下降。2020年,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降幅3.7%至约13.7亿元,占比从2019年的14.7%降至8.8%。
两项业务的“缩减”也就成了其他三项业务的“增加”,2020年社区增值服务、三供一业、城市服务收入占比均有提升,其中城市服务收入暴增1192.5%至8.84亿元,占比从0.7%升至5.7%;社区增值服务增幅100%至17.31亿元,占比从9%升至11.1%;“三供一业”从2019年合计15.15亿元增至2020年的26.99亿元,占比为19.2%。
然而,这三项业务上涨的收入,却没有给碧桂园服务的毛利率水平带来提升,反而出现“反作用力”。
社区增值服务、城市服务、“三供一业”毛利率均有下降,其中城市服务毛利率下降6.2个百分点,为32.5%;社区增值服务毛利率为65.1%,下降1.1个百分点;“三供一业”中的物业管理服务毛利率下降6.4个百分点,为7%。
整体毛利率水平,反而靠着“比重在缩减”的物管服务、非业主增值服务拉动,颇有“以旧养新”的意思。2020年,物管服务、非业主增值服务的毛利率均上升4.5个百分点,合计9个百分点的增长,分摊到整体,碧桂园服务的毛利率仅上涨2.4个百分点,约为34%。
激增的“应收款”和“商誉”
“2020年,碧桂园服务预计可增加不低于9000万平方米的收费面积。”李长江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碧桂园服务去年一年的新增面积在其预测之内。
截至2020年底,除“三供一业”业务外,碧桂园服务的物业服务收费管理面积增加了1.01亿平方米,约为3.77亿平方米;物业服务合同管理面积增加1.36亿平方米,约为8.21亿平方米。
根据乐居财经研究院统计,2020年碧桂园服务6次并购耗资44.5亿元,成为当年的“并购王”,这从增长1亿平方米的面积也能看出来。不过,第三方物业面积虽增加明显,但物管服务超7成收入依然来自碧桂园集团开发的物业。
而今年一开年,对蓝光嘉宝的并购就已将超1亿平方米的在管面积收入囊中。财报显示,截止2020年底,蓝光嘉宝在管建面1.3亿平方米,合同管理面积约2.14亿平方米。
外拓是把“双刃剑”,在规模上带来直观增加的同时,随之而来是的还有“应收账款”的增加。而且,收并购带来的“商誉”增长,尽管当前催生资产大增,但也会为之后双方的发展埋下不确定的“因子”。
截至2020年底,碧桂园服务的“无形资产”为61.76亿元,比2019年增长了近46亿元,占非流动资产全年增长额的77.86%,接近八成。
“主要归因于年内本集团完成若干股权收购项目”对于无形资产的增加,碧桂园服务在财报中如此解释。乐居财经了解到,无形资产增加主要受“商誉”拉升。
截至2020年底,收并购产生商誉约31.45亿元,其中收购满国康洁项目产生的商誉较高,为19.59亿元;产生物业合同及客户关系约11.92亿元,这两项合计就占到了“无形资产”的七成。
收并购不仅带来“商誉”激增,也将“应收款”推高。截至2020年底,碧桂园服务“贸易及其他应收款”为52.44亿元,比2019年的20.03亿元,增长了约32个亿,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收并购带来的。
其中,第三方贸易应收款激增1.78倍,从2019年的15.17亿元增至2020年的42.05亿元;其他应收款项净额从3.67亿元增至6.14亿元,增幅约67.3%。
“品牌外拓和收并购两条线发力”为了实现千亿目标,碧桂园服务的外拓步伐还会加快。
截至2020年底,碧桂园服务所进行的收并购,尚未支付的现金代价约有9.73亿元。在其负债,流动负债占比超94%,合计约为142.33亿元,去年通过可换股债券及新股配售,碧桂园服务的现金增至152.15亿元(不含受限),现金流较充裕。
目前,总裁李长江持有碧桂园服务两类股票,合计为1562.12万股,按照3月22日收盘价69.2港元/股计算,李长江的身价高达10.8亿港元,是物业行业最贵总裁。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中房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