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昔日千亿房企正式退市

公司付珊珊 2024-11-12 08:47:56 来源:中房报

  在房地产行业历经风雨的今天,昔日千亿房企祥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祥生控股”,02599.HK)再次迎来其命运的转折点。

  11月11日,祥生控股正式告别港交所,其股票代码从股市名单中移除。

  从此,港股再无“祥生控股”。

  此前11月7日,祥生控股曾发布了一则关于取消上市地位的公告。祥生控股表示,其收到联交所发出的函件,联交所上市委员会认定其未能于10月2日复牌截止日前履行复牌指引,根据相关上市规则,取消其股票上市地位。

  在此之前,联交所曾向祥生控股发出复牌指引,此后祥生控股共发布了6份关于复牌进展的季度更新公告,但始终没有满足联交所的复牌指引。

  联交所函件指出,除非祥生控股申请覆核除牌决定,否则上市地位将于11月11日上午9点正式取消。但从结果来看,祥生控股并无意根据相关权利申请覆核除牌决定。

  这家从浙江诸暨起家的房企,曾以其快速的扩张和惊人的销售额增长被誉为地产界的“黑马”。但仅仅数年时间,昔日风光无限的千亿房企就走到了退市的境地。

  曾跻身千亿之列

  祥生控股的传奇始于浙江诸暨。其创始人陈国祥,1951年出生于诸暨,早年间经历了从工人到企业家的蜕变。1976年至1981年,陈国祥在诸暨酒厂担任技术员,之后进入诸暨服装针织厂,任厂长直到1989年。这一年,陈国祥开始涉足实业领域,在诸暨市祥生实业公司任总经理。他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勤奋的工作精神,逐步积累起第一桶金。

  1995年,陈国祥正式成立祥生地产,并开发了首个房地产项目——诸暨祥生滨江花苑。此后,祥生在诸暨迅速崛起,从新世纪花园到福田花园,再到君城和云境系列,祥生的楼盘遍布全城。

  当地坊间流传着一句话:“一部祥生史,半座诸暨城”。

  到2017年,祥生在诸暨的城市销售市场份额占比达到了45%,陈国祥因此被当地人称为“陈半城”。

  在陈国祥的带领下,祥生控股逐渐发展成为一家多元化产业集团,业务涵盖地产开发、小镇开发及运营、商业开发及运营、建筑安装、物业管理、酒店管理等多个领域。

  2014年,祥生控股将总部迁至杭州,并提出“立足杭州,辐射全国”的战略。2015年,祥生地产销售额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2018年,祥生控股销售额进一步增至1029.2亿元,并跻身行业前30强。

  陈国祥的低调与祥生控股的狂飙速度形成了鲜明对比。祥生控股在短短三年内,实现了从百亿元到千亿元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业内用时最短的纪录。

  然而,陈国祥并未急于推进上市计划,直到2020年,祥生控股才正式在港交所上市,成为当年内地销售规模千亿级房企中最后一家上市的公司。

  随着祥生控股上市,公司也迎来高光时刻。在祥生控股上市当天,公司总市值一度达到167.7亿港元,陈国祥家族所持市值超过110亿元,成为福布斯杂志富豪榜上的亿万富翁之一。祥生控股的上市,不仅为公司带来了更多的资本支持,也为其在全国市场的扩张提供了强劲动力。

  2019年,陈国祥的儿子陈弘倪出任祥生地产集团总裁,时年37岁的他开始主持地产集团的工作。在陈弘倪的带领下,祥生控股继续推行“1+1+X”的战略升级,立足浙江省,深耕长三角,并选择性布局具备高增长潜力的城市。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房地产行业的深度调整和市场环境的变化,祥生控股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走向退市之路

  祥生控股走下坡路的转折点出现在2021年。

  这一年,房地产行业监管形势发生明显变化,“三道红线”政策的出台,使得众多房企开始进入艰难的去杠杆阶段。祥生控股也未能幸免,到2020年底,公司踩中了净负债率和剔除预收账款后资产负债率两道红线。

  2021年,祥生控股经历了股价暴跌,市值一日蒸发超50亿港元。尽管公司董事会表示运作一切正常,但债务压力已经开始显现。

  2022年3月,祥生控股因一笔2亿美元的优先票据未能按期支付利息,正式宣告违约。此后,尽管公司尝试通过变卖旗下项目、收缩战略等自救行动,但这些努力并未能使祥生控股转危为安。

  2023年,祥生控股预计无法按照港交所的规定在3月31日前刊登2022年全年业绩,由此引发停牌。此后,公司又无法按时披露2023年中期业绩及2023年年度业绩,港交所上市委员会决定取消其上市地位,公司股票也持续停牌。

  而期间,创始人陈国祥的离世对祥生控股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也为公司的经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3个月前,祥生控股杭州总部所在的瑞晶国际商务中心3处办公室物业被拍卖。而据一位房地产行业从业人员表示,自祥生控股出险后,公司就销声匿迹了,就连法院传票都无人接收。

  虽然总部“人去楼空”,但祥生控股的部分项目却在保交楼背景下起死回生。最典型的就是位于上海的“虹口源717”项目。据公开报道显示,该项目是祥生控股首次落子上海之作,当年祥生控股下足血本申请获得银团贷款100亿元,创下上海旧城改造规模最大的银团贷款项目。

  在这些项目中,祥生控股所占股权比例并不高,但在克而瑞上海统计的数据中,今年前10月,祥生控股凭借权益销售额超20亿元跻身上海房企权益销售金额TOP50。

  或许正如业内人士所言,祥生控股已经拿出压箱底的存货了。这家昔日的千亿房企最终在市场的大浪潮中黯然退场,未来留给行业的可能就只有深刻的反思和教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