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产业现代化应在市场需求中创新

2015-05-25 18:19:59 来源:中国建设报

  住宅产业现代化是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的住宅产业。住宅产业现代化注重的是全产业链、全系统的组织及其发展进程,它具有三个特点:第一,资金和技术的高度集中;第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第三,信息化过程管理。因此,住宅产业现代化首先是通过新技术的大量推广应用,提高科技进步对住宅产业的贡献率,大幅提高住宅建设、管理的劳动生产率和住宅的整体质量水平,全面改善住宅的使用功能和居住质量,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率地建设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品质住宅。
  一、产业现代化发展应符合市场需求
  各国的住宅产业化发展都是以市场需求为前提,建立在科技创新基础之上的,因此他们的发展重点和思路又各有不同。以我国为例,上世纪50年代,我国的混凝土为现场搅拌机搅拌,随着干硬性混凝土的推行,现浇施工难度增加,各建筑公司便从现场预制开始,相继建立半永久性钢筋混凝土构件厂,其间建成亚洲最大的预制构件厂--北京第三建筑构件厂,北京市的装配式大板住宅在1983~1985年形成建设高潮。1990年后,由于现浇混凝土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原因,混凝土预制构件的产量开始下降。随着现浇混凝土机械化施工的成功实践,人们打破了只有混凝土预制装配才是建筑工业化的框框,按照建筑工业化的要求推进建筑设计和工具式模板的标准化、多样化,推进商品混凝土及泵送技术、钢筋连接技术和建筑制品的发展,推进建筑施工全过程的机械化。应该说,现浇混凝土技术和混凝土结构体系在我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和创新,形成了真正的“中国特色”。
  随着绿色环保需求的不断提升,行业内开始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从业者更应该以一种科学的态度来对待,不论是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都应在产业化的道路上不断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应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化的创新技术带来的潜能,积极探索各种类型的工业化建筑体系,以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而不是仅仅围绕某一两种体系开展产业化研究。
  二、产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科技与管理共同创新
  产业化发展涉及全产业链,除了科技创新,还需要管理流程的创新,包括设计流程、建造流程和政府监督流程等。
  国家住宅工程中心在住宅产业化创新与实践方面开展了长期的研究工作。在“十五”期间,北京推进第三步节能工作之初,我们意识到,这次建筑围护结构的技术提升将对绿色与工业化技术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致力于节能与装饰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形成了“承重保温装饰一体化节能复合砌块建筑体系”,该项技术以建筑设计模数化和施工技术标准化为原则,通过在雅世办公楼、北京体育大学田径综合训练馆等项目中的实践,得到广泛的技术应用与推广,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2008年,我们开始进行建筑物SI(支撑 -内装)体系的实践,其中的典型案例是北京雅世合金公寓及兰州鸿运润园。这两个项目的实施为我们在建筑产业化方面的实践再次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案例,包括在部品配套问题、规模化与成本问题、产品精度与建设水平问题等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在此之后,我们又继续积累、完善工业化内装体系方面的适宜技术,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内装技术体系。目前,我们在SI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研究,更符合中国实际的预制精装体系也在实践中。
  SI建造技术应用后,我们开始更为彻底的工业化建筑实践,探索模块建筑体系在中国落地的可能性,与镇江威信广厦模块建筑有限公司共同引进爱尔兰工业化模块建筑。这个项目正在镇江建设,是一次工业化建筑的全新尝试。它突破了我们之前尝试的二维预制构件的概念,把房子分成空间体的模块放在制造工厂的流水线上进行流水线加工和生产。这一技术在国内无论对于设计、制造、还是现场施工、甚至包括质量监管流程都是一次全新的理念突破与创新。这个项目起始于2008年的英国项目考察,之后我们与业主方共同分析项目在中国落地的可行性,并共同进行了技术引进的可行性论证和成本分析。这个项目将为国内的工业化建筑市场带来新的思考、理念上的借鉴以及技术上的突破。
  三、三大问题亟待解决
  在整个产业化探索实践过程中,始终困扰我们的是产业发展的土壤问题,最大的感受有三点。
  一是市场环境尚未成熟。工业化建筑是让传统建筑向制造业转型的关键抓手,我国是最大的代加工国家,但我们却不是最大的工业化国家,我们在精细化的工业化生产、制造方面还有欠缺;众多高端品牌都在我国代加工,但为什么不能形成自主生产产业,因为在国内没有形成市场需求。所以如果想让工业化建筑在国内得以广泛推广和实施,成熟的市场环境是最关键的问题,包括品质价值,经济政策,劳动力问题等等。
  二是产业支持力度不够。目前,精装修正在大面积推广,政府和行业各层面也都意识到一体化整合的重要性,但真正要想达到精细化设计和建造阶段的统一,这个过程至少还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原因是我们的产业支持力度还不够。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发现,我们的各个阶段都缺乏支持,关键部品的匮乏、操作管控手段的缺失、创新技术进入市场的缓慢、执行规范条例的教条、设计手段的不适宜等等。所以说工业化建筑是一项需要产业链各环节同步前行的事情,任何环节的落后都将造成速度的延缓和停滞。
  三是行业整合平台缺失。现在的产业链在工业化建筑发展中亟待整合。我们之前的传统建筑产业链是直线型的,从策划到规划、到设计、到施工、到生产采购。而工业化建筑对产业链提出了环绕型的改变需求,很多在之前置于后端的环节,在工业化的模式下恰恰需要提到前端。另外一个明显的需求是产业链之间加强衔接的改变需求,工厂化制作的产品对现场的建造提出了更高的精细化要求,对原来现场安装的部品提出了工厂流水线安装的精细化接口需求,对质量监管的方式和流程也都提出了精细化要求。这两个需求在现状产业链条件下都无法实现。因此我们开始建立工业化建筑设计平台的尝试,并将在最近开展的住宅产业化实践中进行初步的尝试和应用。

    (作者系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书记 娄霓)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中房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