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美好 远大住工重构建筑行业新生态

曲涛 2018-06-12 17:45:33 来源:中房网

  中房网讯 从建造到“智”造,从封闭到开放。远大住工经历了从建筑工业化1.0到4.0的全过程。

  6月7日,由乐居财经、新浪财经、上海证券报、中房网四家单位联合发起“中国美好生活品牌计划”走进远大住工,这是2018中国美好生活品牌计划媒体巡礼的第二站。

媒体团近距离考察远大住工媒体团近距离考察远大住工

  据悉,“美好生活品牌计划”,是国内首家面向房地产全产业链,围绕“美好生活”打造的权威品牌计划。作为装配式建筑的龙头企业,远大住工从253家候选企业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首批入选“中国美好生活品牌计划”的15家成员企业之一,也是唯一入选的房地产服务商。

  “远大者”远见

  “像搭积木一样盖房子”,也许这是人们对装配式建筑最为简单的理解。

  事实上,装配式建筑像是生产汽车一样,工业化的定制生产,再用机械化的安全组装。

远大住工总裁唐芬远大住工总裁唐芬

  据远大住工总裁唐芬介绍,采用100平方米的绿色工业化建筑可以减少五吨建筑垃圾,100万平方米的绿色工业化建筑,可以减少30万棵大树的砍伐。

  与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要更加科学、先进、环保。因此,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装配式建筑的要求下,近年来装配式建筑领域备受关注。

  2016年,国家出台的《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30%。进入2017年,国家又在发展装配式建筑领域频频加码新政。

  据中房网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约有30多个省市已经出台了关于装配式建筑专门指导意见和相关配套措施,且部分省市提出了量化目标。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建筑业的总产值达到了21.4万亿元,竣工面积42亿平方米,在建面积高达127亿平方米。

远大住工董事长张剑远大住工董事长张剑

  远大住工董事长张剑给记者粗略算了一笔账,42亿平方米是竣工量,如果用30%转换成装配式建筑的话,将是12万亿,这是一个天文数字。

  所以,从发展来看空间巨大。张剑认为,“对装配式建筑来讲,这个行业才刚刚开始。”而远大住工正是抓住了这样一个市场机会。

  据了解,90年代初期开始做中央空调的远大,事业发展非常迅速,不到几年的时间就成为了销量第一的中央空调品牌。但在张剑看来,中央空调发展空间相对有限,远大应该寻找一个更为广阔的领域去发展自己的事业。于是,张剑把目光投向了当时落后的中国建筑业,远大也从1998年开始涉足建筑工业化领域。

  “从技术研发到实践、探索,远大住工的20年就是这样来开始的”。唐芬对记者表示,张剑董事长在这20多年的时间里,把精力全部放在了工业化建筑的探索上。

  重构建筑业与制造业新生态

  如今,随着政策“红利”的逐步释放,远大住工也迎来了快速发展阶段。

  就在2015年底,远大住工做出重大战略转型,从“绿色建筑制造商”升级为“建筑产业现代化服务平台”,实现从“闭关修炼”到“生态联盟”的姿态调整,提出了旨在推进合作共赢的“远大联合产业合作计划”,选择与远大住工有共同价值观与发展愿景的优质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以输出品牌、输出技术、输出管理、参与投资的方式,与合作伙伴分享技术研发成果与实施经验,逐步引导更多优势企业进入装配式建筑市场,形成可持续的市场运行机制。

  几年时间,“远大联合”带动了万科、碧桂园、保利等知名的房企,中冶集团、中国建筑等建筑施工企业,聚合了多家科研院所和政府平台公司。在国家装配式重点推进地区积极拓进,现全国已落地100多个研发制造基地。

  张剑表示,“远大联合”是通过建筑工业现代化的实现过程来重新构筑建筑业和制造业的新生态。“共同提升价值创造,分享各自利益,这也有效地避免了以往低水平的价格竞争”。张剑对记者如是表示。

  此外,随着“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等顶层设计的落地,无论是战略高度、市场机制还是行业反响,都已将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推上风口。在此基础上,远大住工将持续通过输出技术咨询服务、工业化的标准产品,以“远大联合”产业合作模式为业务导向,刺激并带动成套设备和上下游服务出口,持续推动行业更多优势产能加速向海外输出,实现欧洲、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马尔代夫、帕劳、塞班等高消费地区的产品部署,并积极参与非洲、东南亚、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社会性住房的开发建设工作。

  短短几年时间,远大住工已为世界看东方再添一张“智能制造新名片”。对此,有人称远大住工是继“高铁外交”、“熊猫外交”之后,开启了中国“装配式建筑外交”的先河。

嘉宾合影走进远大住工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中房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