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日)上午,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式举行交付仪式,并将于2月3日起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连日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牵动人心,各地紧急启动应急举措防控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再次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
17年前,全民抗击“非典”给社会和城市发展留下了深刻烙印。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以“小汤山”医院模式为代表的疫情防控应急措施被再次启用。在武汉,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拔地而起,短时间内其他疫情严重的城市也纷纷出现这类应急建筑。
“小汤山”医院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得益于不断提升的建造能力,但也暴露出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的治理能力短板。在这场全民动员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国建设报》推出了《战“疫”》专题报道,多视角观察“小汤山”医院现象及可能沉淀下来的长效应对机制。
火神山医院完工交付!病房内空调等设备齐全,明日接诊
多地“小汤山”拔地而起 装配式建筑发挥重要作用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武汉、黄冈、郑州等地紧急建设或改建“小汤山”医院。2月2日上午,武汉火神山医院举行交付仪式,一座建筑面积34000平方米、可容纳1000张床位的应急医院,短短9天时间拔地而起,同时雷神山医院建设完工也进入倒计时。
“紧急时刻只有装配式建筑才能如此快速地完成建造。”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装配式建筑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建筑师杜志杰告诉记者,从2015年至今,国家一直在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经过设计、生产、施工等全产业链企业的不断研发和实践,逐步实现了工厂化生产、现场快速装配的效果。
以武汉火神山医院为例,整座医院分为病房、接诊室、ICU、医技部、网络机房、供应库房、垃圾暂存间、救护车消洗间等区域。为了快速施工需要,施工方与时间赛跑,采用模数化设计、半成品材料、装配式施工,结构搭建与地下管网铺设同步全面展开。
“此次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建造时间非常短,因此采用了模块化建筑的形式,整个建筑是由若干个6m*3m的模块组合而成的,再通过水平与垂直方向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了病房、卫生间、缓冲间等不同的功能分区,基本解决了传染病医院的流线及分区问题。”杜志杰说道。
据了解,模块化建筑是装配率极高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形式,是以标准化的思维划分具有建筑功能的三维空间集成模块,涵盖了结构、围护、内装和设备管线等系统的部品部件,在工厂预制完成,集成模块运输到工地进行装配连接最终形成完整的建筑。模块化建筑具有标准化程度高、集成性高等优点,可以极大地压缩整个建造周期。
杜志杰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制订了一系列医院建筑相关标准和装配式建筑相关标准,可以为应急医院建设的设计、施工和提高建设效率、保证工程质量提供一些技术依据。但对于模块化医院建筑,目前的部品集成化程度还不高,还需进一步通过相应的标准将模块化建筑的特点与医院建筑的特殊功能要求结合起来。
“建议国家能够尽快出台《应急医疗建筑建设标准》,根据各地区的人口规模,按照一定规模预留出一定的城市空间或大空间公共建筑,按照医疗建筑的要求预留出水电设施,并在适当的位置储存一定量的建设物资,一旦出现突发事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建成使用。”杜志杰还建议,可以编制《应急医疗建筑系列标准图集》或《应急医疗建筑快速建设指南》,用于指导各地的应急工程建设和改建工作。
提高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建议加强公共卫生防灾规划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爆发以来,疫情严重地区紧急启动应急措施,最主要的措施之一就是建设或者改建“小汤山”医院。面对席卷而来的疫情,虽然现有建造能力能够在短短几天建成上千病床的应急医院,但时间就是生命,耽误每一秒钟都要为之付出沉痛代价,此次疫情暴露出一些地方在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的治理能力短板。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汤山医院模式是在应急过程中出现的,或者说是应急的产物,建设过程中在场地选址、市政配套等方面,都只是‘应急’,并不是所有问题的解决都十分合理。我认为应急医院应该作为一种预案和机制,在城市防灾规划中有更多体现。”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潘云钢说道。
多位受访专家持有这一观点。“以往城市的防灾规划主要涉及抗震、消防、洪水、人防等领域,这些都是未雨绸缪,平时可能看不到它的用处,可一旦危险来临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医疗建筑设计研发中心总建筑师张建斌认为,应该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方面的城市防灾规划。
潘云钢告诉记者,可以学习一些城市建设重大事件“应急区”的思路,这些“应急区”基本上都是多用途的而不仅仅作“应急”用。比如可以根据突发事件处理预案结合现有的医院情况,通过统一规划,确保在突发卫生事件来临时,将现有指定医院统一协调其部分或全部,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尤其是疫情发生初期)作为应急之用,并在物质、人员等储备以及物流运输方面给予最大的保证。
“人防工程强调平战结合,在和平时期也要利用好,其实应急医院也可以应用到日常使用中,既避免造成资源浪费,也保持应急医院的功能不退化。”张建斌认为,城市规划时要进一步突出公共卫生应急功能,提前预留出来用地,医疗物资作为战略物资储备也要跟上,与事件突发临时调集相比,平时储备的成本是小的。
现有医院的利用改造也是长效应对机制的重要方面。“平时一些医院的发热门诊经常是闲着的,突然面临疫情要进行改造又要花费时间,如果医院在规划设计时能预留出这种改造空间,提高使用的弹性和伸缩性,出现重大疫情时就不会过于慌乱。”张建斌认为,所有城市都需要这种应急医疗设施,但“小汤山”这类动辄上千病床的应急医院,可能对大多数城市来说并不需要,但对北京、武汉这类超大城市是需要的,因此要考虑城市规模、交通区位、人口体量和分布等因素。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中房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