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报告 2025-04-09 10:40:34 来源:易居研究院
2024年12月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配售型保障房要加大力度,再帮助一大批新市民、青年人、农民工等实现安居。同时要着力优化和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加快发展保障性住房,满足城镇住房困难工薪群体刚性住房需求。近年来,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已成为完善住房制度的重要内容,中央和地方政府也不断出台相关支持类政策予以推进,并取得了积极成效。我们通过对中央和地方保障类住房相关政策进行跟踪,了解行业重要动态,从而系统地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为行业相关参与主体提供专业参考。本报告所指保障类住房涵盖配租型和配售型两种保障性住房,其中配租型包括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按保本微利原则配售。
本月摘要:3月,中央层面并未出台专门的保障类住房政策。3月初《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拓宽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使用范围,后续将调整相关规定,以助力保障性住房工作。地方层面,在住房供应上,西安、长沙、重庆规划今年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筹集计划,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在住房管理上,广州优化公租房申请流程,重庆、杭州调整公租房收入标准,合肥就住房租赁规范征求意见,重庆高新区印发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方案;在住房支持领域,上海青浦给予科创人才租房购房优惠,杭州优化公积金提取政策,支持购房与加大租房提取力度。
一
中央政策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拓宽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使用范围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方式,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在收购主体、价格和用途方面给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权。拓宽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使用范围。发挥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继续做好保交房工作,有效防范房企债务违约风险。有序搭建相关基础性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二
地方政策
(一)住房供应:西安、长沙和重庆纷纷公布今年保租房建设筹集计划
1、西安2025年计划建成保障性租赁住房5000套
3月12日,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深化六个改革’ 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系列新闻发布会。西安市住建局宣布,2025年将出台多项措施以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并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会上,市住建局表示,将加快研究出台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系统研究二手房交易相关的“以旧换新”政策和装饰装修补贴等,支持房企建设高质量住宅,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同时,计划建成保障性租赁住房5000套、公租房2000套,并筹集经济补偿房用作保障房5000套以上,持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2、长沙2025年计划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26个
3月15日,从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长沙近年来创新公租房筹集方式,多渠道供给保障民生,今年将完善“市场+保障”住房供应体系,编制“十五五”住房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计划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26个4950套、建设公租房项目7个465套、发放租赁补贴3454户。同时,长沙将继续利用央行再贷款政策收购存量房,加快建立住房保障轮候库,提升住房保障能力。
3、重庆“美好家园”计划明确2025年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4万套(间)
3月19日,重庆市“美好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发布。据悉,“美好家园”建设行动的具体目标为:2025年新开工建设(筹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6000套,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4万套(间);培育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10家以上;新增集中式租赁住房1万套;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227个;选树“美好家园”物业小区20个;打造“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3个;集中打造城市功能品质提升示范片15个。具体任务是:提升住房规划水平、优化土地供应、提高住房建设品质、提升建筑设计水平、推广应用好材料好设备、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提升物业服务水平、推动城市更新品质提升、提升住房租赁服务水平、提升住房保障水平等11个方面内容。
(二)住房管理:重庆、杭州均调整公租房收入标准,广州优化公租房申请
1、广州进一步优化公租房申请流程
3月3日,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和广州市民政局联合印发《广州市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申请审查实施细则》,进一步优化公租房保障申请流程和审核机制。据了解,此次修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增加线上申请和线上告知审核结果方式,提升便民服务水平;二是将准入审核办结时限由91个工作日压减至55个工作日,压减率达到40%;三是增加老年群体保障对象期满审查程序,进一步完善对老年群体的服务保障。此次修订细化了各审核环节工作内容,明确办理时限,并优化集中分配和常态分配的审核程序。通过减少重复审核环节,降低申请家庭跑腿次数,提升全流程网上办理服务能力。此外,《细则》还明确了审核部门根据广州市政务信息共享平台数据核实申请家庭申报的信息、提交的材料,进一步规范审核流程,提高审核效率。
2、重庆发布调整公租房申请收入准入标准的通告
3月4日,重庆市公租房管理局发布新规,自3月3日起调整公租房申请收入准入标准,进一步扩大保障范围,让更多住房困难家庭有机会以较低租金入住优质房源。据了解,此次调整是基于2024年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做出的优化。根据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2024年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9778元,较2023年的47435元有所增长。据此计算,调整后的公租房收入准入标准为:3人及以上家庭人均月收入不高于4148元;2人家庭人均月收入不高于4563元;单身人士月收入不高于4978元。
3、合肥《住房租赁运营管理服务规范》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3月12日起,《住房租赁运营管理服务规范》合肥地方标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规范》由合肥市安居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合肥市住房租赁协会参与起草、联合编制的。《规范》明确了住房租赁运营管理服务的基本要求,租前管理、租中管理、租后管理等各个环节。在租前管理中,提出经营的房源信息应录入合肥市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获取房源核验码,再通过各平台,发布住房租赁房源信息。在租金上应当在稳定价格、获取合理利益的前提下,结合市场调研设定合理定价,企业也可以根据现状及市场情况出台相应优惠政策。《规范》还对房源合法性、结构、水电、装修、设施、环境等均提出了要求,尤其是对住房内外环境是否符合居住要求进行检查。此外,《规范》对保安管理、绿化管理、维修管理、安全管理、设施设备管理、社群管理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4、重庆高新区印发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方案
3月13日,重庆高新区管委会起草了《重庆高新区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方案》。按照保障性租赁住房筹集计划,高新区2021—2023年已筹集房源4.4万套,2024—2025年根据市级目标任务和市场需求动态调整。具体保障对象条件为:在重庆高新区直管园范围内无产权住房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在重庆高新区未享受其他住房保障政策,不设收入门槛。保障性租赁住房以建筑面积不超过7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超过70平方米且符合保障性租赁住房对象标准的,同等享受相关政策。保障性租赁住房租金以单套(间)建筑面积计算。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标准,年涨幅不超过5%。
5、杭州发布通知上调公租房申请收入标准
3月28日,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发布通知,根据《省建设厅关于印发<公租房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导则>的通知》(浙建保发〔2023〕69号)、《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租赁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杭政办〔2011〕20号)等文件规定,按照《2024年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相关数据,对市本级范围内(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钱塘区)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大学毕业生和创业人员申请公租房保障的收入标准进行调整。此次调整将申请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由低于77043元提高至低于83356元,新标准自2025年4月1日起实施。
(三)住房支持:上海青浦对人才租房实行优惠政策,杭州优化公积金支持租房
1、上海青浦区发布科创人才相关支持政策
3月1日,青浦区发布《青浦区关于支持科创人才集聚的实施办法》。评选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提供最高5000万元项目经费资助、100万元研发办公生产用房补贴、300万元人才安居补贴及人才金卡服务等,为人才创新创业保驾护航。青浦对青峰人才政策2.0版再次“加码”,创新推出“科创人才五条”,主要涵盖五项关键举措,其中在安居保障方面,科技创新创业团队领衔人、科技创业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在青浦首次购买自住型商品房的,最高可获得300万元购房补贴。租房居住的人才,还能优先入住人才公寓,或享受租房补贴。
2、杭州优化住房公积金提取政策支持购房租房
3月7日,浙江省杭州市发布《关于优化完善住房公积金提取若干政策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旨在满足不同缴存职工需求。该通知提出一系列支持措施。购买保障性住房的缴存职工,可提取公积金付首付款等购房款,累计提取不超购房款总额;使用公积金贷款购房,提取与贷款金额之和不超住房总价。为加大租房提取力度,租公共租赁住房或保障性租赁住房时,按实际房租支出提取公积金。鼓励管理中心与租赁机构合作,提供优惠便利,实际房租支出不超租赁提取额度标准上浮50%时,按实支提取。
三
总结
3月,中央层面并未出台专门的保障类住房政策。3月初的《政府工作报告》针对房地产市场提出一系列重要举措,其中就提出拓宽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使用范围。这意味着后续将对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的相关规定进行调整,使其能够在更广泛的领域和情况下被使用,以更好地支持保障性住房相关工作。
地方层面,各地在住房相关政策上积极行动。在住房供应上,西安、长沙、重庆分别制定了今年保障性租赁住房等的建设筹集计划,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在住房管理上,广州优化公租房申请流程,重庆和杭州调整公租房收入标准,合肥就住房租赁规范公开征求意见,重庆高新区印发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方案。在住房支持领域,上海青浦对科创人才租房购房给予优惠政策,杭州优化公积金提取政策,支持购房和加大租房提取力度,满足不同缴存职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