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以来,中海在北京、杭州第二轮集中供地中接连出手,先以59.69亿元的价格竞得杭州市拱墅区地块,后又以11.6亿、45亿的价格于北京获取两块地。加上此前中海在深圳、广州、天津、南京的大举扫货表现,给频频流拍的第二次集中拍地带来了一丝暖意。中海一改往日谨慎保守的背后,体现了其怎样的战略导向?
国企央企成为第二轮土拍拿地主力
2021年7月22日,住建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司长表示,要着力建立房地联动机制,推广北京市做法,限房价、控地价、提品质,建立购地企业资格审查制度,建立购地资金审查和清退机制。
从9月沈阳、东莞、天津、南京等重点城市的二次集中土拍规则来看,基本采取了新的出让规则,加强了对竞拍房企的资格审查,强调房企购地需利用自有资金等。此外,经过首轮供地,不少企业可投资资金减少,且三四季度获取的地块无法在当年对业绩形成贡献,企业拿地意愿降低。在此影响下,二轮集中土拍热度明显下滑,底价成交和临时撤牌成为主旋律。与此同时,资金充足的央企、国企成为了重点城市二轮集中土拍的拿地主力,如广州、深圳、成都等城市国企竞得地块可占八成以上,其中中海表现尤其亮眼。
如9月28日,深圳成功出让21宗地块,成交总价达452.97亿元;民企仅拿地4块,国企和央企的拿地成交价占比达90%。其中,中海和保利成为最大赢家,中海共报名18宗地,最终获取4宗地块,成交价达127亿,占当日拍地成交总价的28%;而保利拿了3宗地块,成交价71.82亿,占比16%。
既要规模也要利润
中海各城土拍集中发力
中海9月拿地超500亿,权益总价占前8月的62%
事实上,中海地产(含中海宏洋)于9月集中招拍挂拿地共25幅,新增总建面达444万平米,权益建面414万平米;拿地总价512亿元,权益拿地总价503亿元,权益拿地总价占到了前8月的62%,可谓是集中发力。2021年前9月,中海地产(含中海宏洋)共新增投资权益金额1311亿元,其中通过集中供地方式投资权益金额644亿元,占比达49%。在集中供地中,第二轮集中供地共投资权益金额519亿元,为第一轮的4倍多。
单9月来看,中海于深圳、广州、天津、南京分别耗资127亿、99亿、85亿及80亿获取了共13宗地块,其中在深圳、天津、南京三城集中供地中均拔得头筹,分别占到了出让总价的28%、30%及16%。
财务优异、预算充足,错峰拿地追求更多利润
中海地产大手笔拿地的背后,与其优异的财务情况以及充足的投资预算有较大关系。截止2021年上半年,中海地产持有现金达1174.27亿元,较年初上升了6.3%;现金短债比2.6;净负债率为32.54%,处于40%以下的行业较低水平;此外扣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53%,属于绿档企业。充足的现金及优秀的财务情况,为土地市场上的开疆扩土提供了可能性。
此外,中海2021年的新增土储权益投资预算达1650亿,上半年中海在22个集中供地市场中,共参加了400多次竞投,但由于严格的投资纪律,出于追求合理回报下(第一轮土拍热度较高,溢价率较高),拿地保守且谨慎。上半年新增土储的权益地价458亿元,仅完成预算的28%,若包含中海宏洋的购地部分(权益购地金额达778.2亿元)占比也仅达47%。对于下半年的中海而言,投资获地可谓是时间紧、任务重。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轮集中土拍,虽然深圳、广州都设置了普通商品住房销售限价在原限价基础上下调3%-9.2%,但同时也设置了溢价率不得高于15%的规定。第二轮集中土拍规则调整之后,能将土地溢价控制在较低水平,降低拿地成本,相比第一次土拍,预留了更多利润空间,但该利润空间或仍难足以支持中海以往的利润率水平。
历年来,“利润王”中海地产的毛利率与净利率虽维持行业前列,但在限价及调控的大背景下,均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下滑。2021年上半年中海的毛利率跌至30%以下,为28.54%;净利率跌至20.36%。从9月所获得的地块来看,在新的限价政策下,或不能达到原先利润率水平,但相较于上半年土拍热度较高的情况下,已是最好结果。
对中海而言,9月份及近期在土拍市场上的表现,可谓让人眼前一亮。分析大举拿地的背后,是做足功课前提下,审时度势的结果。从第四季度来看,中海地产仍有近700亿的投资额度,若包括中海宏洋在内也有超300亿的投资预算。在预算充足的前提下,相信年前中海的拿地意愿仍将十分强烈。但在一二线严格限价下,新获取的地块又是否真的能够达标“利润王”中海对利润的要求与标准仍有待观察。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中房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