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房地产也是如此。房地产当前最紧迫的一件事情是,急需在保障资金安全和“保交楼”的基础上,加速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优化的落地。4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只有合理释放商品房预售资金,提高预售资金使用效率,才能有助于缓解大多数房企短期的资金压力,稳定房地产市场信心,进而实现行业良性循环。
情况并不乐观。多位百强房企内部人士最近对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表示,公司受限的预售资金近200亿元,大部分都在预售资金监管账户中。市场普遍反馈,目前各地是放松了预售资金监管,但是力度太小,开发商预售资金的“活水”还是被锁住了,并没有感受到特别明显的变化。
预售资金监管最大的愿望是为了“保交楼”和防止烂尾楼,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也是非常必要的。问题就在于,一批城市因为此前备受烂尾楼困扰,干脆出台过度严苛的监管制度,如青岛、石家庄、泉州等城市。石家庄就规定,工程建设层数过半仅能提取25%的重点监管资金,即便主体结构封顶,重点监管资金累计提取比例也仅能达到50%,反观其他一些城市能达到60%乃至70%以上。
就实际情况来看,房地产项目的预售资金监管一般占总预售金比例的30%~40%,如果预售资金监管比例下降10%左右,将大大有助于缓解房企资金紧张的局面。
根据我们记者所了解的情况,目前全国各地主要是调整预售资金监管办法,包括加快审批效率、解控资金监管比例、银行保函等额替代等方式,这对缓解房企资金紧张的局面,效果有限。
一家30强房企的市场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确实感觉没有太大变化。如房企可凭银行出具的保函,等额替换预售监管资金,这只有资质好,信用高的企业才能用,算是银行的一种增信,但对大部分民营房企,银行是不可能全“兜底”的。
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确实能对购房者资金起到保护作用。鉴于监管的不到位,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违规挪用预售资金,延迟交房、烂尾楼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侵害了购房者合法权益。从这一点来说,没有人会反对预售资金监管。
就目前房地产市场来说,首要的是抓好已出台稳房地产的政策落地见效,研究切实有效的新政策,打通堵点难点,保障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企业和房地产产业链的稳定和畅通。
从央行降息、房贷利率宽松,到日前国常会上披露的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企业帮助政策等在内的一揽子措施,可以看到,宏观调控政策的发力点已经给出了“靶向治疗方案”,都是奔着解决具体的问题而来。
有了政策和方向,这只是第一步,重点还在贯彻落实。4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的“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市场正在期待时不我待地落实下来,这不仅是为市场主体解燃眉之急,助力它们渡过难关,更是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应有之举。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中房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