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李叶 田傲云 付珊珊 曾冬梅 2024-03-07 08:50:26 来源:中房报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这也是李强总理的第一份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注意到,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对房地产相关工作着墨颇多,表示“优化房地产政策,对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要一视同仁给予支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和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100多个字,2024年房地产相关工作被清晰定调。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房地产相关工作的表述、要求将对行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多位专业人士、企业人士带来了他们的看法。
姚劲波:2024年房地产市场将有三个趋势
对于2023年的房地产行业,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董事长兼CEO姚劲波感慨良多,他表示,2023年,因城施策优化房地产调控、房贷利率调整等对稳定房地产市场需求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通过切实加强“保交楼”工作,结合房企白名单等制度,强化了对房地产行业的金融侧支持,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对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要一视同仁给予支持,放在了优化房地产政策前部位置。”提及政府工作报告,姚劲波坦言,今年一季度各项支持措施已经密集落地,近期,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的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部署会,已快速推进房企融资在各城的细化工作,3月各地级及以上城市纷纷建立区域版融资协调机制,在完成“白名单”推送的基础上,切实协调解决好项目融资侧难点问题。
姚劲波认为,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和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基础上,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是适应房地产新周期的重要举措。保障性住房建设重视市场的供给量,未来更多的特大、超大型城市新市民、新青年的居住需求将通过保障房解决,尤其是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占比增多将是个大趋势。商品房制度开始重视多样化改善。在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不变的基础上,进一步重视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不仅仅是置换型改善,对于养老、多孩、旅居等多维度改善都将给予更多政策上的倾斜。
姚劲波预判2024年的房地产市场将有3个趋势:
一、数字产业化将带来更多产城融合、房地产开发数字化、房地产管理数字化、房地产交易数字化等多维度市场机遇。
二、房地产平台的人工智能加快应用节奏,结合 “人工智能+”行动,会进一步为房地产互联网平台赋能,并为行业提效。
三、大数据提效,通过推动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房地产数字基础设施也将加快形成,提升整体行业的效能。
李宇嘉:控制房地产业风险必须要靠长效机制
“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延续了202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关风险防范的基调。”广东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不同的是,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是“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此次提出的是“稳妥有序处置风险隐患”,意味着房地产领域的风险点在蔓延,有可能蔓延到全行业和稳健经营企业,必须要将一个一个的风险点,特别是房企债务违约风险有序处置,包括企业自救、债务重组、收并购、破产清算等,避免风险无序蔓延导致一些系统性风险。
他坦言,当前稳定房地产及控制行业风险蔓延,仅仅靠融资支持、需求端刺激等无法解决问题,必须要靠长效机制。这个长效机制,就是行业新模式,即顺应新型城镇化过程中,3亿~4亿新市民、年轻人、工薪阶层、人才群体等对于低成本、配套好、区位好的租赁住房、产权住房需求,打造新的供给模式;现在的高价商品房为主的供应模式无法解决,存在无法弥合的供求错配和失衡。因此,必须要从供给侧改革入手,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这就需要完善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也就是在“人房地钱”要素配置和良性循环。
李宇嘉分析,人的因素是需求摸排、以需定建;房的因素是根据需求摸查,建立配租和配售组成的保障体系,“保障+市场”的平衡体系;地的因素是以人和房的因素,决定地的供应,要实现低成本、职住平衡、配套完善的组合;钱的因素是根据房屋和土地供应分析项目供应,资金来源,包括融资对接机制下的贷款资金、保障房项目清单制下的公共资金、市场资金等。
对于2024年房地产政策的重点,李宇嘉有两点判断:
一、政策重点在打造新模式、基础性制度,着力点就是大力度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等,解决结构性的住房需求,以激活内需潜力,构建供需匹配、人房地钱良性循环的机制,让新模式、基础性制度建设有成效。
二、商品房管理重在融资对接机制落地,解决房企常态化融资需求,防范风险蔓延至稳健经营的企业。同时,在需求端继续纾困市场,稳定企业内源造血功能,从而修复土地出让、开工和销售,避免行业大起大落。
赵秀池:满足房企合理融资需求有利于实现“保交楼”
“2023年,中国经济在经历了新冠疫情、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国内面临各种不利的情况下仍然完成了预期目标,相当不容易。”听完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京津冀房地产研究院院长、北京市房地产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秀池感叹。
对2024年中国经济实现持续向好,赵秀池充满了信心和期盼。
涉及房地产领域,她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标本兼治化解房地产风险,维护经济金融大局稳定”,说明2024年仍然要密切关注房地产风险、化解房地产风险。
如何化解?
“资金是房地产的命脉,没有资金则无法从事房地产。” 赵秀池直言,当前各类房地产企业经营举步维艰,尤其表现为融资困难、资金链断裂、不能“保交楼”“保交付”。如果房地产企业合理的融资需求得到满足,则能缓解当前各类房地产企业面临的相关困境。过去国企融资较容易,融资成本较低,大量的民企融资较为困难、融资成本较高,“一视同仁满足各类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至关重要,有利于各类房地产企业“保交楼”“保交付”的实现,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赵秀池分析认为,根据本次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一是2024年房地产政策仍然需要因城施策,各地结合新型城镇化实际情况和房地产供求关系情况优化相应的房地产政策,多出台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政策,继续通过保障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基础设施‘三大工程’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二是保障房与商品房市场双轮驱动、双轨运行,在保障房领域体现有为政府的责任与担当,做到应保尽保;在商品房领域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让有效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限购限贷限售限价等政策应进一步放松,满足更多的刚需与改善性住房需求。
她认为,2024年房地产市场仍处于爬坡过坎的底部区域,在各项政策对供求双方的加持和呵护下,房地产市场才能不断回暖,走出低谷。稳定市场预期非常重要,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市场各方正确认识到房地产的支柱产业地位,以及对各行各业的带动作用,正确引导居民合理住房消费。
“从政策角度,要综合处理好保障房与商品房的关系、存量房与增量房的关系、人口与房地产的关系、城镇化与房地产的关系、金融与房地产的关系、租赁住房市场与产权住房的关系、新区开发与城市更新的关系、行政政策手段与市场政策手段的关系、住房与非住房的关系等等,综合运用好财政、金融、土地、规划等各类工具箱,房地产市场才能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赵秀池说。
李连柱:这是最接地气最贴心的策略
“我特别关注的很多和中小企业有关的事情,我们的政府都已经看到了,都做了好安排,我们可以抓紧回去干了!”全国政协委员、佛山市工商联主席、尚品宅配集团董事长李连柱在现场听完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后发出感叹。
他表示,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对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有着较为清醒和实际的认识,尤其对某些行业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给出了明确指出,特别指出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一事。可以说政府深刻理解和用心体谅中小企业目前面临的难处,特别的给予关注,让人感动。
李连柱告诉记者,本次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开展“消费促进年”。
“实在地讲,我们很多行业的中小企业目前面临的问题不是生产环节的问题,我们的生产方式都已经很先进,生产能力都是一流的,目前最大的困难在于市场需求不足,所以,看到政府工作报告中花了很大篇幅讲促进消费稳定增长的工作布置,从增加人们的收入、各种促销费措施到优化消费环境,开展‘消费促进年’活动,到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等,我感到这是最接地气的策略、最贴心的策略。”他说。
同时,李连柱表示,我所在的定制家居行业与房地产密切相关,这次报告中提出优化房地产政策,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等一系列措施、机制安排,让我们看到了曙光。
企业人士:从“两个突破”看到政府决心
对于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房地产工作部署最为关注的,莫过于民营房企。
一位不愿具名的民营房企副总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内容让他感受到了政府层面对房地产行业的重视和决心。
他认为,报告中对房地产工作的定调有两点突破:
一、顶层导向系统化、达到新高度。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于房地产宏观调控的顶层设计上升到国家发展观、安全观及系统性的高度,站在发展与安全的辩证关系,影响经济金融大局稳定的站位,把房地产行业风险化解与地方债、中小金融机构(延伸到整个金融系统)纳入整体管理、标本兼治。而且房地产放在首位,可见本届政府的重视和决心。而去年报告中的政策导向是托而不举、褒贬兼具,立足较局限、较笼统。
二、“三化”新模式构建已渐清晰。构建依托新型城镇化、遵循市场化与法制化的房地产行业发展新模式,经过各界探索、企业胜汰及市场演进逐渐发展清晰。
新型城镇化伴随户籍制度改革、“人地钱”机制从地方创新到中央统筹协调,以及房地产行业本身在供求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趋势下,土地及城市规划、保障房建设制度、不动产REITs等金融政策与制度、税收制度、产权制度、市场交易及监管制度等基础制度都要进行系统性调整完善,是覆盖各种需求的住房主体,多层次住房供应要素系统,从供给侧、需求侧的各要素与主体环节进行系统性改革创新、调整完善,再经过3~5年左右时间行业出清着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入、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房地产行业发展新模式初步形成并稳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