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焦点
三部门:明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安置住房登记发证
10月份宏观经济向好,三大领域投资均回升
深圳城市更新政策密集发布
2021年将是房企债务高峰年
房企拿地偏爱一二线城市
绿地集团有意出售231亿元资产“回血”
聚焦>>
【1】自然资源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尽快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手续切实做好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的意见》,明确要求“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工作要于2021年6月底前完成”。其中强调了三大要点:对于手续完善的安置住房,2020年年底前完成登记发证;对手续不完善的安置住房,应尽快完善手续,同时启动不动产登记办理程序;对于短期内难以完善手续的安置住房项目,由市、县人民政府制定工作方案,作出承诺后,办理不动产登记。《意见》强调,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不得向搬迁群众收取不动产测绘、登记等费用,不得增加群众负担。此外,《意见》还明确,将安置住房项目完善手续承诺落实情况和不动产登记完成情况纳入脱贫攻坚整体考核验收范围,三部门将对各地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2】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以及稳投资政策不断落地见效,继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由负转正后,前10月投资同比增长1.8%,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进一步呈现出稳步回升的势头。从三大主要领域来看,房地产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投资都在回升。其中,房地产投资增长6.3%,比前9月加快0.7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了0.7%,加快0.5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下降5.3%,降幅比上个月收窄。从新开工和到位资金情况来看继续向好,前10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14.9%,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投资到位资金增长6.0%,比前三季度加快1.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加快1.8个百分点,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速高达31.6%。新开工和到位资金持续向好,为未来投资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
市场>>
深圳许多大型城中村都已走上了城市更新之路。比如罗湖、福田和南山区的多个大型城中村——湖贝、白石洲、蔡屋围等已进入实际拆除阶段。据悉,白石洲、湖贝城市更新项目规划总计容面积分别约为358万平方米、220万平米,体量巨大。实际上,推动城中村旧改进程的背后,政策必不可少。据合一城市更新集团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深圳共出台城市更新类相关政策46个,除去国家级及省级政策外,平均一周两策,深圳仍处于政策高频密集发布的态势。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周边城市的城市更新也掀起高潮,而且被深圳房企视为另一个战场。业内人士表示,截至第三季度末,东莞采取“前期服务商”方式的项目共224个,涉及旧改土地面积合计65.35平方千米,而这224个项目差不多一半是深圳开发商拿的项目。
土地>>
今年的土地市场行情如同坐上了过山车。据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全国351城整体住宅用地累计成交规划建筑面积12.5亿平方米,累计同比降幅收窄6.2个百分点至5.6%。而据此前发布的《2020年全国市场半年报》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一线城市居住用地成交规划建筑面积同比增长61.9%,市场火热。二线城市带动总体成交楼面价上涨,溢价率接近去年同期。整体来看,房企的热情依然围绕着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的土地市场则不温不火,诸葛找房数据显示,从单宗地块成交情况来看,上海、北京、深圳、厦门、南京等一二线城市仍然是房企重点布局城市。
企业>>
【1】远东资信研究部发布报告称,2020年第三季度共有21只债券发生违约,涉及的违约主体共有13家,其中6家为首次违约主体。而在这6家之中,有4家是房企,具有明显的行业倾向性。远东资信表示,通过研究发现,近期房地产政策收紧或许只是一个诱因,主因还是企业自身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下降。克而瑞表示,2020年上半年房企整体偿债指标都在走弱,虽然整体风险可控,但是偿债压力和融资成本都在加大。下半年,在三条红线政策下,预计更多房企将通过增加少数股东权益的方式通过红线指标,同时,明股实债、增发配股、永续债发行等现象也会增多。另据联合资信测算,不考虑行权,2021―2023年,地产债到期金额分别为5278亿元、3065亿元、3454亿元。如果考虑含权债行权,2021―2023年,地产债到期及行权的金额约为7840亿元、3870亿元、1960亿元,其中2021年地产债到期及行权压力最大。
【2】据媒体报道,近日一份绿地集团的商办项目推荐书内容显示,绿地集团有意出让包含上海和江苏两地共14个项目27个物业,交易方式多为整栋销售,资产交易和股权交易兼而有之。推介项目中,不乏地铁上盖综合体、具备市中心区位优势的成熟商圈物业等。出售列表中的青浦绿地中心、绿地国创大厦、苏州绿地中心等7个项目中有部分物业目前还未竣工。经计算,该资产包的所有资产价值加总共计约为231亿元,单个物业单价最高为每平方米6.2万元,总价最高近20亿元。对于出售资产的举措,绿地方面回应称,出售物业是公司经营的常态,建成销售或短期运营升值后销售是绿地开发商办项目的长期策略。但绿地集团位列齐踩三道红线的“红档”房企队伍,此举措难免被赋予了更多一层“减负回血”的味道。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中房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