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建筑师在国外(三)

2015-05-22 12:14:16 来源:中房网

  四、各国建筑学和建筑师的不同角色和不同任务

  在世界不同地区,建筑师和城市规划者所受的教育和职业领域完全不同。最

  突出的区别首先就在于,人们在多大程度上把一个建筑师视作拥有技术知识的工程师,或者认为他所受的教育是为了把他培养成一个艺术家和设计师,至于整个工程设计和建筑实施则是工程师的任务。

  在中欧,尤其是德国、瑞士和奥地利,我们使用的是第一个理念:建筑师们获得的是建筑学工学硕士学位(六年制),通常毕业于工业大学,这类学校也培养土木工程师、机械工程师和电气工程师等。5 从过去直到今天,建筑构造、建筑物理、设备建造以及结构设计学始终是教学的重要部分。设计过程中,大多数高校也总是把结构、材料方面也考虑进来,往往也包括建筑实施。艺术类院校开设建筑学的非常少。

  相应的,建筑师的职能领域也就非常广泛,从任务分析、场地调研到拟定草图和整个建筑的工程设计、技术装置间的协调(电、水和燃气安装、电梯、采暖系统和通风系统等)及至工程招标和授权给相关公司。包括建筑工地的管理和对施工单位的监控也由建筑师来完成。

  工程设计过程中,土木工程师将计算钢筋混凝土、钢框架结构、或剪力墙结构,然后建筑师会把得到的材料强度数值和材料质量数值用于施工设计。然而,在现实中,面对大型建筑项目时,建筑师事务所渐渐专注于建设实施方面,因为合同管理的司法和经济条件过于复杂,导致小型事务所只能无助地听任建设集团摆布,后者开设有自己的法务部门。

  过去,建筑师统筹管理整个建设过程,为施工项目的各个分项(土方作业和地基、毛坯建造、窗户安装、整个内部装修、油漆作业和清洁作业等)招标,分派给报价最实惠的不同专业公司,这种公司的规模有时候非常小。然而今天,常常是把项目委托给一个总承包商,他们会根据建筑师的计划建设,一直到房子“可以入住”为止。

  但是,在中欧,依然会通过细节质量和工程实施中的材质来测评建筑品质。

  在德语的建筑学期刊中,单个施工细节的插图、连接点和节点、材料接合(例如砖砌墙或者木材拼接)一直是项目描述的组成部分。有一本广泛流传、读者甚众的建筑学杂志名为《建筑细部》(Detail),它甚至“清晰而美观”地展示出相应项目建设不同组成部分的构造设计,可说是完全“忠于原作”,另外还介绍新的技术产品。

  建筑学的这种技术导向使得建筑施工过程干净利落、精确到位,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这种特点通常也能长期保持,也就是说是可持续的。一般来说,中欧的建筑工地通常都井井有条,相对而言很干净,安全标准非常高。所有的建筑部件和材料都必须根据《德国工业标准》,也就是DIN 来生产和加工。法律法规深入细节,覆盖面非常广,有时甚至涉及到城市规划和建筑建设中的官僚主义束缚。所有事物都能在中欧国家找到技术标准、基准以及最低要求,如今整个欧盟都在使用。因此,建筑师的工作受到多方面管制,建筑师们还必须非常了解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然而,施工过程中总是会发生问题,出现缺陷和错误,于是,几乎每个建筑项目最后都会导致针对建筑公司和建筑师们的起诉。因此,建筑师们必须投保一份非常昂贵的职业责任保险,如果因为设计或者施工过程中的失误被判罚金,保险公司必须赔付,罚金可能高达数百万。

  如果我们想想建筑师的角色,我们也就能理解,德国建筑学的表现主义、形式主义色彩通常更淡一些。建筑师们必须顾虑到施工过程和很高的技术要求,因此自我感觉并不像在其他国家那样,是一个“自由的建筑艺术家”。这也是一个相当突出的问题,我们在大学教育中须对此进行反思。这也许是德国没有世界知名的“明星建筑师”,然而建筑学平均水平却非常高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在施工质量方面。

  在德国有很多外国建筑师事务所,因为我们的市场是开放的,而且我们的建筑设计大赛必须面向全球。很多来自拉丁语系国家和盎格鲁- 撒克逊地区的事务所大多都不能满足德国在构造和施工质量方面的要求,因此就必须找一个德国的建筑师事务所合作或者雇佣一个在德国受过专业教育的员工。

  西班牙的建筑学教育和技术的联系更紧密,因为那里没有开设专门的土木工程学科。因此,建筑师们还得设计计算承重系统,甚至是完成部分技术装置的设计和计算。

  不过,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从19 世纪开始就已经把建筑业划分成了建筑学和土木工程两块。正如上文写道的,在德国和某些欧洲国家建筑学和结构工程学还存在相似部分。不过,在法国,建筑学属于“美丽的艺术”,直到今天,通常也不是由工科类院校开课,而是专门的建筑学院校,通常不设博士学位。

  虽然教学中也有技术科目,但是对建筑师在技术方面的职责和能力的要求远小于在建筑形体设计方面的。即建筑师的作用仅限于确定建筑的几何形状、给出平面图、剖面图和立面图,施工图则由建筑公司或土木工程师来制定。

  在世界范围内,这种建筑学教育方式比德国或瑞士的方式要流行得多。也就是说,各国建筑师的职能领域区别很大。于是,建筑商和建筑公司对建筑师的期望以及建筑师的自我认识也有很大区别。读一读国际建筑学刊物你就会发现,即使各国的建筑艺术表面上都在向国际潮流靠拢,细看之下,它们的条件差别还是非常大。

  另一个主要区别在于建筑工人的资质。在技术工人和产业工人的职业教育中,中欧采用了双元制教育。年轻学徒会在16 岁时离开学校,进入一家企业接受培训,他们会在那儿参与生产或手工作业,公司会支付他们一小笔酬劳。不过,

  与此同时,他们每周有1 ~ 2 天时间去公立的职业学校免费上课,学习职业基础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以及其他通识科目,学费由国家支付。3 年后,他们从学校毕业,之后便成为技术工人,和其他国家从事同等职业者相比,收入相当不错。有些技术工人在工作之余还会参加课程和培训班,在长期教育后,他们可以参加“大师级技工考试”。这些大师级工匠和技术人员接受过优质教育,同时具备很好的实际经验和理论知识,是施工过程中的一大宝贵助力,就算在工业生产中也是如此。一位优秀建筑师永远都会重视一位出色技术工人甚至是大师的意见,并以尊敬的态度相待。只有和经验丰富、训练有素的匠人合作,才能建设出品质出众、经久耐用的建筑,生产出美观、易用且耐用的机器或各类产品。然而,即使在德国的工地上,训练有素的专业工人比例也大幅下降了。欧洲市场开放后,越来越多的外国工人来到建筑工地,他们的职业教育有所欠缺。而且,年轻的德国建筑技术工人更愿意转行去做其他技术工作,比如供暖和通风系统建设、电气、木工等等。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没有德语国家这样针对技工的职业教育。我的一位好友在意大利经营一家建筑公司,他从没有接受过任何建筑工人的职业教育,只是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技工学习、工作过一段时间。不过,他完全不具备任何诸如材料科学、建筑结构和建筑物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他和他的员工们都是非常认真的技工,工作十分努力。但是,由于意大利建筑师们所受的教育也不是技术导向的,我们总是能看到建筑工地上的出错、不精确之处,建筑也不耐用。这不仅在意大利如此,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种常态。在我看来,这在中国也是个大问题,因为许多建筑工人都属于“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低,收入微薄。于是,很多楼房的建筑品质都非常差,没几年后看上去就已经是一副使用过度的样子。

  当我读到,王澍在绘图阶段就会和技工沟通、谈谈施工过程时,我就愈发高兴了。如果我们观察他的建筑作品,就会清楚发现,他眼中的建筑学并不仅仅是几何图形以及建筑物尺寸的结合,材质以及具体施工方式也占据了重要地位。不过,我无法判断,这些建筑作品在使用方面的便利程度以及它们的耐用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关注场所,并且把中国古代建筑文化融入到建筑项目中,他绝不是简单复制古代样式,而是做了非常精妙的转化。

  在这些作品以及世界上许多其他建筑艺术中,依然保留着昔日世界建筑文化的差异和特征,依然保留着我在国外工作时渴望看到的“场所精神”。

  五、竞赛的角色

  建筑学竞赛和规划竞赛开展已有数百年。1507 年时就曾为威尼斯著名的里亚托桥设计方案发起过竞赛,像 Palladio、Sansovino和Michelangelo 这样的著名建筑师都曾参加,但是他们都没能赢得比赛。大桥最终依据Boldú 和da Ponte 的方案建造。

  直到今天,建筑师们还是必须在世界各项大赛中和同行们不断竞争。不过,竞赛的流程和决胜机制差别巨大。在欧洲,必须由官方机构(城市、市县、联邦州或省和地区还有国家中央)发布建筑设计招标,之后一般通过建筑师竞赛决出胜负,相关流程管理严格。

  在德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甚至还共同出台了一部规划竞赛准则,所有官方的工程承包商都必须遵守。准则明确规定了竞赛招标流程、评审团中专业人士(多数为教授和成功的自由建筑师,还有当地建设管理局成员)的构成、客户方的代表(常常是当地政治家、当地政府管理机构成员以及作为该建筑服务对象的行业代表—比如学校的建筑工程就应当邀请教师参加)。准则中还规定了,评审团应当如何工作,所有决策都必须做记录、有因可寻,记录必须寄给所有参与者。所有没有记录下来也没有出版的评审讨论内容都必须保密。通常,招标书里就会说明,主办方—比如城市—必须把规划项目委托给一个获奖事务所。因此,对规定的遵守会得到严密监控。如果评审团会议形式出错,觉得自己受到损害的参赛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我的一位朋友曾和一个团队一起获得了一个艺术博物馆项目的一等奖,这个团队没有完全遵守招标条件,使建筑物的一部分超出了比赛规定地基的边界,而评审团忽视了这一点,其中一个参赛者对此提起了诉讼。此后,我朋友团队的一等奖被取消,另一个事务所拿到了委托。

  其他国家的竞赛流程都没有重要到这个地步,也没有如此精确的规定。我在担任一个法国大都市的评审团成员时居然发现,这座城市的市长作为评审团成员只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来参与一个重要的城市建设项目。在德国,这样的流程至少得预留出一整天的时间,如果当晚还不能作出决定,还会要求评审团成员把第二天上午的时间空出。而且,法国市长只是把评审团视为帮助他作出决定的咨询机构,但是,最终决定得由他来做出。这在德国出于司法原因也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我在国外参加竞赛时总是会遇到大出所料的事情。有一次在中国竞赛,我们甚至能观看评审团讨论时的录像。但我从没见过详细的会议记录和决策说明—也许只是没有给我看而已,毕竟我也读不懂中文。还有一次,我们得到通知说,没有一个上交的作品符合要求,因此没有任何人获奖。在我看来,这不过是把奖金留给自己的笨拙把戏罢了。如果在德国,参赛人马上就会提起诉讼,并且在建筑师协会的帮助下胜诉,然后主办方就必须支付奖金。

  在国外工作时,人们总是会遇到这样让人惊讶的事。因此,我非常建议大家和经验丰富的该国同行合作,对方既熟悉司法和经济条件,也非常清楚委托方的期望和要求。至少,团队里必须有在该国工作过的同事。否则,你一定会大感失望。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中房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