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报告 2023-12-29 14:13:43 来源:中房研协
本期关注:11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0%
本期要点
商品住宅:本周监测的重点城市商品住宅成交总面积267.34万平方米,环比增加42.62%。
土地市场:本周重点城市土地总供应面积198.3万平方米,环比减少54.1%;总成交面积970.3万平方米,环比减少6.9%,成交总金额487.3亿元,环比减少45.6%,成交土地均价5022元/平方米,环比下降41.5%。
政策动态: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明确2024年住房工作重点任务;发改委印发横琴粤澳合作区发展规划,严格控制商品住房用地;北京将分用途明确土地出让价款;浙江进一步规范临时用地管理;杭州出台招才“春雨计划”,涉及优化保租房供应体系等内容;沈阳开展房屋“卖旧买新”活动,给予100元/平方米补贴;海口调整优化部分购房政策;石家庄调整公积金政策。
新闻关注:央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截至11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住建部表示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是重构市场和保障关系的一项重大改革。
二十重点城市商品住宅成交概况
本周监测的重点城市商品住宅成交总面积267.34万平方米,环比增加42.62%。四个一线城市成交量全面上涨,北京、广州环比涨幅相对明显,均超过20%。其他重点城市中,12座城市成交量环比增加,青岛成交量翻倍,涨幅高达240.78%,其次杭州、武汉、嘉兴、温州涨幅较大,在57%-92%之间,济南、重庆涨幅也较为明显,分别上涨34.52%、24.04%,另5座城市涨幅在16%以下;仅福州、惠州2座城市环比下降,跌幅较小。12座城市成交量高于前四周平均水平,青岛高出204.34%,涨幅居首;6座城市低于前四周平均水平,惠州跌幅居首,减少18.16%。
从成交量来看,青岛以45.01万平方米领先其他城市,其次杭州、成都、武汉在30万平方米上下,广州、北京略高于17万平方米,其他城市均在11.5万平方米以下。
二十重点城市土地市场供求情况
本周二十重点城市土地总供应面积198.3万平方米,环比减少54.1%。其中经营性土地增加58.4%,非经营性土地减少69.7%。供应总建筑面积357.2万平方米,环比减少59.6%。
本周二十重点城市土地总成交面积970.3万平方米,环比减少6.9%。其中经营性土地减少45.3%,非经营性土地增加41.0%。成交总建筑面积2203.5万平方米,环比增加14.8%。
本周二十重点城市土地成交总金额487.3亿元,环比减少45.6%。其中经营性用地421.1元,环比减少50.9%;非经营性用地66.18亿元,环比增加78.8%。成交楼面均价2211元/平方米,环比下降52.6%,成交土地均价5022元/平方米,环比下降41.5%。
政策汇编
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指出,2024年重点抓好住房和房地产、城乡建设、建筑业、基础支撑4大板块18个方面工作。其中住房和房地产板块,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新形势。稳定房地产市场,坚持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精准施策,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优化房地产政策,持续抓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稳妥处置房企风险,重拳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的新机制,完善房屋从开发建设到维护使用的全生命周期基础性制度,实施好“三大工程”建设,加快解决新市民、青年人、农民工住房问题,下力气建设好房子,在住房领域创造一个新赛道。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提到,新出让建设用地应直接服务于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鼓励存量建设用地向四新产业项目、保障性住房和公共服务设施方向优化调整。研究出台便利澳门居民购房措施。合理配置建设用地比例,四新产业用地占比30%—45%,居住用地占比18%—25%。严格控制商品住房用地,加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探索对新出让土地建设的商品住房实行现房销售制度。将在合作区工作的人才、澳门居民、在澳门工作的内地劳务人员纳入住房保障范围。在合作区毗邻地区建设跨区域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有序拓展合作区生活居住空间。
北京发布《关于明确商品住宅用地项目相关土地价款有关事项的通知》。一是对于新发布出让公告的住宅用地搭配公建用地出让的项目,将在公告(预申请公告)中分别明确住宅用途、公建用途的起始价,并按照各自用途起始价占项目起始总价的比例,确定土地成交价款中溢价部分住宅用途、公建用途所占比例。同时,将在出让合同中分别明确住宅用途、公建用途各自的土地成交价款,将在出让合同补充协议中分别明确地下车库用途、仓储用途等各自的土地价款。二是对于新发布出让公告的纯住宅用地项目,将在出让合同补充协议中分别明确地下车库用途、仓储用途等各自的土地价款。
浙江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临时用地管理的通知》,要求一般建设项目使用的临时用地规模原则上不超过主体项目批准面积的30%,且单块临时用地规模原则上不超过50亩,确需超出的应开展节地论证。临时用地选址应优先使用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尽量不占或者少占耕地,尽量避让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使用后土地复垦难度较大的临时用地,要严格控制占用耕地。临时用地确需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必须能够恢复原种植条件,并符合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要求。
杭州下发文件《关于实施“春雨计划”的意见》。提到政策完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面向新市民和青年群体,进一步加大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计划到2025年,平均每年推出公租房不少于50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不少于8000套。调整公积金缴存新模式,灵活就业人员可按照10%至24%的比例自愿缴存住房公积金,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购买自住住房、支付房租、偿还住房贷款本息等,购买自住住房时可申请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无房的新市民和青年群体全额提取每月缴存的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
沈阳开展房屋“卖旧买新”活动,自2023年12月22日至2024年3月31日,在本市范围内,对出售自有住房并购买一套新建商品住房的购房人,由市财政给予购买新建商品住房100元/平方米补贴。出售自有住房、购买新建商品住房均不含公寓。
海口调整优化部分购房政策。海南省外户籍人员提供5年以上社保或个税证明可在限购区域内购买一套住房,提供2年以上社保或个税证明可在限购区域外购买一套住房;在海南注册的总部企业,其未落户员工,符合引进人才条件的,可购买一套住房。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个体工商户可购买住房;个人或单位购买商业办公用房,可按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户型购买,不再限制最小面积;离异人士购房,按离婚后各方实际拥有的住房套数计算。
石家庄进一步拓展住房公积金支持政策。房产套数的认定遵循认房不认贷的原则,房产套数的认定范围仅限本市行政区域内。支持现役军人及退役军人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针对多孩家庭的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二孩家庭的最高贷款额度在现行政策基础上提高10万元;三孩家庭的最高贷款额度在现行政策基础上提高20万元。
本周要闻
央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 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3)》表示,未来中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金融系统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截至11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
住房城乡建设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底,全国共实施各类城市更新项目约6.6万个。其中,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惠及882万户居民。全国加装电梯3.2万部,增设停车位74.6万个,增设养老、托育等社区服务设施1.4万个;改造城市燃气等各类管道约10万公里。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截至今年11月底,地级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0.2%;全国新建和改造提升城市绿地约3.1万公顷,开工建设“口袋公园”3980个,建设绿道5033公里;全国846个市县、6174个城市公园开展绿地开放共享试点,轮换共享草坪,让人民群众共享绿地空间。
住建部: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是重构市场和保障关系的一项重大改革
住建部表示,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是在新形势下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要求,完善住房制度和供应体系、重构市场和保障关系的一项重大改革。新一轮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家庭为单位,保障对象只能购买一套保障性住房,其重点针对住房有困难且收入不高的工薪收入群体,以及城市需要引进的科技人员、教师、医护人员等这“两类群体”。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逐步覆盖其他群体。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明确要实施严格的封闭管理,禁止违规将新建的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变更为商品住房流入市场。
一线城市商品住宅成交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