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关注:2022年全国两会
本期要点
商品住宅:本周重点城市商品住宅总成交面积243.00万平方米,环比减少19.09%。
土地市场:本周重点城市土地总供应面积284.9万平方米,环比减少55.0%;总成交面积338.5万平方米,环比增加18.9%,成交总金额105.7亿元,环比增加154.9%,成交土地均价3124元/平方米,环比上涨114.5%。
政策动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央行、银保监会支持鼓励银行保险机构优化住房金融服务;国家电影局等六部门防范“假影视基地真地产”现象;广州政策性住房建筑面积不少于年度宅地规划建筑面积10%;郑州发文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福州加大商品房促开盘、促销售力度;厦门利用国企空置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部分无需补缴土地价款;苏州因疫情影响的商品房预售时间可申请提前30日;衡阳扩大人才购房补贴对象范围;唐山、南昌、中山、宣城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
新闻关注:央行提出稳妥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2021年全国保障性租赁住房开工建设和筹集94万套;国资委强调加大房地产、金融等领域投资管控力度。
二十重点城市商品住宅成交概况
本周监测的重点城市成交总面积243.00万平方米,环比减少19.09%,较前四周均量增加15.07%。与上周相比,四个一线城市中仅上海成交量小幅上涨,深圳跌幅超过一成,广州、北京环比减少24%左右。其他城市中6座城市环比上涨,大连涨幅达76.43%,其次重庆、惠州涨幅超过两成;9座城市环比下滑,南京、青岛跌幅明显,分别减少57.73%、48.28%,其次嘉兴、杭州也有明显下滑。13座城市成交量高于前四(三)周平均水平,大连涨幅居首,为119.99%;6座城市低于前四(三)周平均水平,南京减少22.12%,跌幅居首。
从成交量来看,本周成都明显高于其他城市,成交45.93万平方米,其次仅武汉、南京超过20万平方米,其他城市均在18万平方米以下。
二十重点城市土地市场供求情况
本周二十重点城市土地总供应面积284.9万平方米,环比减少55.0%。其中经营性土地减少63.9%,非经营性土地减少43.6%。供应总建筑面积521.4万平方米,环比减少56.1%。
本周二十重点城市土地总成交面积338.5万平方米,环比增加18.9%。其中经营性土地增加35.2%,非经营性土地增加13.1%。成交总建筑面积672.7万平方米,环比增加15.3%。
本周二十重点城市土地成交总金额105.7亿元,环比增加154.9%。其中经营性用地90.1亿元,环比增加243.7%;非经营性用地15.68亿元,环比增加2.7%。成交楼面均价1572元/平方米,环比上涨121.2%,成交土地均价3124元/平方米,环比上涨114.5%。
政策汇编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加大社区养老、托幼等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在规划、用地、用房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继续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城市群、都市圈建设,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严控撤县建市设区。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做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银保监会、央行印发《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针对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的金融需求,鼓励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做好与现有支持政策的衔接,结合地方实际,因地制宜强化产品和服务创新,高质量扩大金融供给,提升金融服务的均等性和便利度。其中提到支持鼓励银行保险机构优化住房金融服务,助力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满足新市民安居需求。
国家电影局等六部门印发《关于促进影视基地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表示,严控影视基地建设和管理运营主体在基地周边捆绑开发建设住宅、办公楼等房地产项目,不得通过调整规划为影视基地项目配套房地产开发用地。对拟新增立项的影视基地项目要严格把关,防范“假影视基地真地产”现象。
广州印发《广州市商品住宅用地公开出让配建政策性住房管理办法的通知》提出,原则上配建政策性住房的总建筑面积不少于年度住宅用地公开出让项目规划住宅总建筑面积的10%。轨道交通站点周边、重点功能片区、产业集聚区等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适合配建区域应提高配建比例。
郑州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通知》提出,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提供购房、租房补贴。改善住房市场供给,土地竞拍保证金最低比例下调至挂牌价的20%,土地出让金可在成交后1年内实行分期缴纳。完善房价和地价联动机制。加大信贷融资支持,依法依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加大房地产企业并购贷款支持,有效缓解市场主体资金链运行压力。加大信贷融资支持,下调住房贷款利率,对拥有一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推进安置房建设和转化。
福州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发布2022年主要工作任务,包括严格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管理政策;加大商品房促开盘、促销售力度:高效开展预售许可审批,加快企业推盘力度,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着力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加强部门协同,强化在售楼盘和预售资金监管有关工作。强化信息系统基础支撑等。
厦门文件称市行政区内的央属、省属、市属、区属国有企业(含国有控股企业)、事业单位利用依法取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空置土地,在保持权属不变、满足规划和安全等要求的前提下,可申请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批建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须变更土地用途为保障性租赁住房用地,批建后土地使用年限按剩余年限计,保障性租赁住房部分无需补缴土地价款。项目办理整体产权、整体持有、整体抵押,不得分割抵押或转让,以确保项目不上市销售或者变相销售。
苏州发布《关于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着力稳定经济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从加大财税支持力度、继续强化金融支持、加大对重点行业恢复发展的支持、着力缓解价格上涨压力等8个方面提出了46条政策措施。其中因疫情影响开发建设进度的商品房项目,在加强预售资金监管的前提下,经综合研判后,可申请预售时间节点提前30日。因疫情影响,未交付的在建在售商品房项目,交付期限可顺延30日。
衡阳发布《关于扩大人才购房补贴对象范围的通知》,将非“双一流”范围内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技师以及全日制大专毕业生、高级工一并纳入人才购房补贴范围。
唐山自2022年3月15日起,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最高额度由60万元调整为80万元。购买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的新建被动式超低能耗自住住宅的,贷款额度上浮20%。职工购买第二套自住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由原来的不低于60%调整为不低于30%。
南昌自2022年3月7日起,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统一调增至双缴存职工80万元、单缴存职工70万元,同时提高租房提取额度。
中山加大住房公积金对人才安居保障支持力度,在中山市购买首套房、第二套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一名缴存人住房贷款最高额度由40万元调整至50万元,两名或以上缴存人由80万元调整至90万元。
宣城发布文件提出,提高引进人才住房公积金贷款上限,首次使用公积金贷款的最高限额在现有基础上增加10万元。购买高于最低标准等级绿色建筑的,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可再上浮20%。
本周要闻
央行:稳妥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
央行召开2022年金融市场工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稳妥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国家统计局:2021年全国保障性租赁住房开工建设和筹集94万套
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全年全国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165万套,基本建成205万套;全国保障性租赁住房开工建设和筹集94万套。
国资委:加大房地产、金融等领域投资管控力度
国资委召开会议强调,严控非主业投资规模和方向,不得在产业基础薄弱、缺乏资源优势的情况下盲目布局新产业。加大房地产、金融、PPP、对外并购、产业园区建设等重点领域投资管控力度,严控赴高风险国家和地区投资建设,严控投资金额大、建设周期长、跨越国境或涉及多国因素的境外项目建设,严禁超越财务承受能力的举债投资。
一线城市商品住宅成交走势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中房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