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分析 2024-10-21 11:40:16 来源:中房研协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月17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和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负责人介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情况。
住建部:
①将通过货币化安置房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危旧房改造;
②五项政策支持货币化安置房:一是重点支持地级以上城市,二是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给予专项借款,三是允许地方发行专项债,四是给予税费优惠,五是商业银行根据评估发放贷款;
③年底前将“白名单”项目的信贷规模增加至4万亿,将所有房地产合格项目都争取纳入“白名单”,应进尽进、应贷尽贷,满足项目合理融资需求;
④加快资本抵债地产项目破产重整或者清算,切实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
⑤9月底以来,一手房看房量、到访量、签约量明显增加,二手房交易量持续上升,市场出现了积极的变化;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①下一步要将商品住房项目贷款全部纳入“白名单”,做到“应进尽进”;
②优化“白名单”贷款资金的拨付方式,做到“应早尽早”;今后,商业银行和房地产项目公司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将全部贷款提前发放给房地产公司开立的项目资金监管账户;
③截至10月16日,白名单房地产项目已审批通过的贷款已经达到了2.23万亿元;预计到2024年底,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通过金额将翻倍,超过4万亿元;
中房点评:
本次发布会核心议题是提振房地产行业,落实中央对楼市“止跌回稳”的要求。住建部及国家金管局发布两个重要的指标数据,一是通过货币化安置房方式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及危旧房改造,二是向“白名单”项目提供贷款的规模增加至4万亿元。前后两件事可以看作一个系统,通过货币化安置的方式,可以加速旧改的进程,同时有利于存量住房项目的去化。100万套旧改需求对应是一亿平米的需求,加上4万亿元的项目建设贷款,为“白名单”项目顺利建设及交付保驾护航。
必须明确,这两项措施对房地产行业而言是兜底性质的,即保民生,保项目,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而言,目前面临的是行业规模萎缩与开发能力过剩的矛盾,显然国家并不会为了维持开发商普遍的利益和规模而继续扩大土地供应和资金支持。整个行业依然在出清的过程中。
财政部:
①对于专项债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这项政策由地方自主决策、自愿实施,遵循法治化原则,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在确保项目融资收益平衡的基础上,地方安排专项债收购存量商品房;
②利用专项债收储土地收储在操作上将与存量土地业主企业合理确定收购价格;
③对于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方面,财政部正抓紧研究明确相关的税收政策,主要包括增值税和土地增值税相关政策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①打好房地产各项融资工具的“组合拳”,形成集成规模效应,增强精准适配性;
②与有关部门一起积极研究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支持盘活闲置存量土地的具体举措,允许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对闲置存量土地的收购发放一定比例的收购贷款。
自然资源部:
①专项债用于土地储备将优先考虑企业无力开发、不愿开发,还没有动工建设的住宅商务用地;还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设立收购存量土地专项借款;
②在盘活存量闲置土地方面,一手抓控新增,一手抓盘活存量,对于去化周期过长的城市,指导地方暂停商品住宅用地供应;对于去化周期较长的城市,实行盘活多少、供应多少。
中房点评:
财政部、国家金管局、自然资源部关于支持地方政府通过发行专项债收购存量商品房,核心是按照自愿、市场化的原则推进,避免地方政府强势压价收购,确保开发商基本的项目收益平衡。无论是开发商转让存量项目还是土地,都有利于其缓解资金压力,缩量保命。从政府管理的角度,在严控增量的前提下,实现了盘活存量,并为住房保障工作提供了有效供应,实现社会资源的结构性优化。
央行:
①大部分存量房贷利率将在10月25日完成批量下调 借款人10月26日可查看结果;
②人民银行正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允许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向有条件的企业发放贷款,收购存量土地,人民银行提供必要的再贷款支持;
③预计存量房贷利率将平均下降0.5个百分点左右,总体上将能节省利息支出1500亿元,惠及5000万户家庭,1.5亿居民。
中房点评:
央行按照中央部署,顺应社会呼声与关切,出台了存量房贷利率下调的政策,且对浮动利率与固定利率房贷用户一视同仁,一步到位,总体利率水平降到3.55%左右。央行副行长也给出了存量购房群体总体可节省利息1500亿的估算。央行同时也披露了一个重要数据,即有5000万个家庭可以享受到存量房贷利率优惠,涉及人口近1.5亿人。
综合来看,本次发布会重点是落实,务实大于务虚,有明确的任务指标和日期节点,对房地产市场而言,止跌回稳更近一步。当然我们依然认为,止跌是第一步,通过金融部门的授信、收购、全面贷款支持等,房地产体系能够尽快“回血”,存货能够流转起来,再生产循环起来,为宏观经济的稳定减少不确定性。